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元旦幽默祝福短信 后悔自己说错话的说说 不经大脑说错话的说说 教师节幽默微信 清明怎么来的清明节的相关古诗有哪些 清明节有些什么由来它的含义是什么 清明的特点是什么都有些什么习俗 清明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如何提防湿气致病 端午节搞笑幽默微信 清明代表什么动物和花清明节有哪些常见饮食 2022年元宵祝福短信 清明节气谚语有哪些清明节的农事谚语和天气谚语 鲜卑族是朝鲜族吗祖先与后人的关系 清明节气的特点是什么清明节气的气候特点介绍 父亲七十大寿简短祝福语 清明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清明节气候特点是什么 给朋友生意开张的祝福短信 清明代表什么节日清明节有什么习俗和禁忌 清明不过社是什么意思清明扫墓流程和习俗有哪些 清明节三日游去哪里比较好清明节假期文艺好玩去处 腊八节微信祝福语大全 清明的由来是什么扫墓需要注意什么 清明风俗有哪些清明节的习俗简介 清明节的起源是什么清明节的天气怎么样 清明节高速公路收费吗有哪些养生事项要注意 清明节气有什么含义物候特点是什么 清明节如何养生养生忌宜都有什么 清明节扫墓安全常识有哪些如何注意防火 搞笑端午节手机微信 清明节可以回娘家扫墓吗要注意些什么事项 清明节为什么烧纸钱清明节烧纸有什么忌讳 送给朋友生日的祝福语 清明前一天可以扫墓吗清明上坟有什么讲究 5.1劳动节搞笑微信祝福语 清明扫墓防火有什么注意事项防火安全是关键 清明节祭祖祭文怎么写清明节祭祖文范例 清明上坟扫墓用什么花清明什么时候上坟最好 有关愚人节的短信 清明节扫墓横幅经典标语20句 有哪些初中生母亲节祝福语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清明的由来是什么清明有哪些习俗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2-10-27 21:30:58
文档

清明的由来是什么清明有哪些习俗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故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推荐度:
导读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故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清明的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故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风俗

清明节正是春光明媚、空气洁净的季节,人们有祭祖扫墓和踏青插柳的习俗。

中国人有敬老的传统美德,对去世的先人更是缅怀和崇敬。因此,每到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去祭扫祖先的坟墓。人们为坟墓除去杂草,添加新土,在坟前点上香,摆上食物和纸钱,表示对祖先的思念和敬意。现在,人们响应政府号召,殡葬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废止土葬、实行火葬后,田野里的坟墓越来越少了。

不过,每到这一天,人们还是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怀念自己的祖先,或者是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人们纷纷前往陵园,献上鲜花和花圈,寄托对先人的哀思。

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到处一片新绿,正是户外游玩的好时候。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欣赏春光,呼吸新鲜空气,观赏蓝天、绿树、青草和鲜花。古人把到郊外散步的习俗叫做“踏青”,所以清明节也被称为“踏青节”。人们还要折根柳枝戴在头上,驱除鬼怪和灾难,祈求平安幸福,叫做“插柳”。古时还有踏青挑养的习俗,这种习俗直到现在还可看到。每到清明前后,就有姑娘、妇女踏青,摘一些鲜嫩的野菜,回来包饺子、做圆子,清香可口,别有风味。有些妇女还喜欢把白色的小莽菜花插在发髻上。

清明时节,人们还有放风筝、拔河、荡秋千的习俗。此时正是农耕春播的大好季节,农谚里有不少是说清明和农事的,比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古代清明节还有插柳植树的活动,古诗里就有“满街杨柳绿似烟,划出清明三月天”的句子。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0731-84117792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清明的由来是什么清明有哪些习俗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故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