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安全事故的责任如何进行认定?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10-07 10:53:48
文档

安全事故的责任如何进行认定?

安全事故责任认定,需要根据具体安全事故发生过程当中,没有履行自己应该履行的法定义务,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责任主体来进行主要责任认定。应该受到责任追究的事故,责任主体主要有四种:(一)事故发生单位。(二)事故发生单位有关人员。(三)有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四)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实际上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当出现安全事故时,责任认定往往需要调查的就是从以上的4种责任主体在安全事故中是否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具体是这4类主体当中哪一个主体没有履行好自己的义务,那么认定的责任就由其承担。风险提示:事故发生单位作为事故第一现场和一线执行单位,对安全事故存在不可替代的法律责任地位。作为最重要的执行环节,在发生安全事故时,积极补救及时上报方能减少损失,履行自身的法定义务,减轻自身的责任。
推荐度:
导读安全事故责任认定,需要根据具体安全事故发生过程当中,没有履行自己应该履行的法定义务,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责任主体来进行主要责任认定。应该受到责任追究的事故,责任主体主要有四种:(一)事故发生单位。(二)事故发生单位有关人员。(三)有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四)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实际上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当出现安全事故时,责任认定往往需要调查的就是从以上的4种责任主体在安全事故中是否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具体是这4类主体当中哪一个主体没有履行好自己的义务,那么认定的责任就由其承担。风险提示:事故发生单位作为事故第一现场和一线执行单位,对安全事故存在不可替代的法律责任地位。作为最重要的执行环节,在发生安全事故时,积极补救及时上报方能减少损失,履行自身的法定义务,减轻自身的责任。

安全事故责任认定,需要根据具体安全事故发生过程当中,没有履行自己应该履行的法定义务,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责任主体来进行主要责任认定。应该受到责任追究的事故,责任主体主要有四种:(一)事故发生单位。(二)事故发生单位有关人员。(三)有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四)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实际上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当出现安全事故时,责任认定往往需要调查的就是从以上的4种责任主体在安全事故中是否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具体是这4类主体当中哪一个主体没有履行好自己的义务,那么认定的责任就由其承担。风险提示:事故发生单位作为事故第一现场和一线执行单位,对安全事故存在不可替代的法律责任地位。作为最重要的执行环节,在发生安全事故时,积极补救及时上报方能减少损失,履行自身的法定义务,减轻自身的责任。

生产安全事故责任如何追究?

造成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责任人,涉及的责任类型包括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党纪处分等。责任追究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一、责任人在生产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常见的有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承担刑事责任的主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通常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以及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1、上述人员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上述人员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构成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构成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4、上述人员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危险物品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5、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行政责任包括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处罚和相关负责人员的处罚。1、对事故责任单位最高罚款金额可达一千万元至二千万元,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2、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最高可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的罚款,此外根据不同情形分别给予撤职处分甚至追究刑事责任。3、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三、民事责任的承担包括对在生产安全事故中伤亡的人员进行赔偿及造成第三方经济损失的赔偿等。风险提示: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需要尽快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评估应急处置工作,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事故责任单位和人员对有关部门提出的处理建议应当采纳并改正。

安全生产事故责任如何划分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个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其中,事故造成的急性工业中毒的人数,也属于重伤的范围。

承包方如何承担安全事故责任

承包方的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对安全事故责任的承担有约从约,无约承担连带责任。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总承包单位应当自行完成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分包合同中应当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义务。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分包单位应当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分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现场采取维护安全、防范危险、预防火灾等措施;有条件的,应当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施工现场对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特殊作业环境可能造成损害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施工现场安全由建筑施工企业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提示: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其他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有关的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依法承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建设工程安责任由参与的所有单位共同维护。

“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的区别是什么?

一、“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的区别。1、责任事故是刑事责任,生产事故是行政责任。2、安全事故:因不执行安全制度而引发的事故。如高空作业不带安全带,失足掉落等。一般来说安全生产事故包括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责任事故是指操作不当或者管理不到位造成的事故。非责任事故是指没有主观责任人一般是突发的不可避免的事故质量事故,如钢筋断裂引发的事故。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有关领导应负领导责任:1、由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不健全,职工无章可循,造成伤亡事故的;2、未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职工末经考试合格上岗操作造成伤亡事故的;3、机械设备超过检修期限或超负荷运行,或因设备有缺陷又不采取措施,造成伤亡事故的;4、作业环境不安全,又未采取措施,造成伤亡事故的;5、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尘毒治理和安全设施不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造成伤亡事故的。

什么叫安全生产事故?

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意外事件。具有以下五个特性:1、事故主体的特定性:仅限于生产经营单位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事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主要包括工矿商贸领域的公司、企业、合伙人、个体户等生产经营单元。2、事故地域的延展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地域范围是不固定的,但又是限定在有限范围内的。3、事故的破坏性:生产安全事故对人员或生产经营单位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结果,造成了人员伤亡(包括急性中毒)或者给生产经营单位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影响了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4、事故的突发性:生产安全事故是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不同于在某种危害因素长期影响下发生的其他损害事件,如职业病。5、事故的过失性:生产安全事故主要是人的过失造成的事故,同洪水、泥石流等不可抗力造成的灾害有本质的区别,如因违章作业、冒险作业等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工作环境不良、设备隐患等原因造成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也应归为过失行为,是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员在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过失行为,没有立即纠正、排除不良作业因素,放任不良因素继续存在致使发生事故。风险提示: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的事项。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该内容由 崔萍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安全事故的责任如何进行认定?

安全事故责任认定,需要根据具体安全事故发生过程当中,没有履行自己应该履行的法定义务,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责任主体来进行主要责任认定。应该受到责任追究的事故,责任主体主要有四种:(一)事故发生单位。(二)事故发生单位有关人员。(三)有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四)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实际上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当出现安全事故时,责任认定往往需要调查的就是从以上的4种责任主体在安全事故中是否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具体是这4类主体当中哪一个主体没有履行好自己的义务,那么认定的责任就由其承担。风险提示:事故发生单位作为事故第一现场和一线执行单位,对安全事故存在不可替代的法律责任地位。作为最重要的执行环节,在发生安全事故时,积极补救及时上报方能减少损失,履行自身的法定义务,减轻自身的责任。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