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渎职罪犯罪主体的范围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10-07 04:13:28
文档

渎职罪犯罪主体的范围

渎职罪主要包括滥用职权型、玩忽职守型和徇私舞弊型三类犯罪。其中滥用职权型包括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等罪名;玩忽职守型包括玩忽职守、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等罪名;徇私舞弊型包括徇私枉法、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等罪名。共有35个罪名被列入刑法第九章“渎职罪”。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只有特定人员才能独立构成渎职罪,其他人员只能是该种罪的共犯。法律分析;
推荐度:
导读渎职罪主要包括滥用职权型、玩忽职守型和徇私舞弊型三类犯罪。其中滥用职权型包括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等罪名;玩忽职守型包括玩忽职守、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等罪名;徇私舞弊型包括徇私枉法、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等罪名。共有35个罪名被列入刑法第九章“渎职罪”。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只有特定人员才能独立构成渎职罪,其他人员只能是该种罪的共犯。法律分析;

渎职罪主要包括滥用职权型、玩忽职守型和徇私舞弊型三类犯罪。其中滥用职权型包括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等罪名;玩忽职守型包括玩忽职守、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等罪名;徇私舞弊型包括徇私枉法、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等罪名。共有35个罪名被列入刑法第九章“渎职罪”。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只有特定人员才能独立构成渎职罪,其他人员只能是该种罪的共犯。

法律分析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只有这些人才能独立构成渎职罪,其他人员只可能是该种罪的共犯,不可能独立构成该罪。

渎职罪包括哪些犯罪

刑法分则第九章“渎职罪”及《刑法修正案》共规定有35个罪名。根据渎职罪的客观表现形式,可以将渎职罪分为以下三类犯罪:

(一)滥用职权型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私放在押人员罪,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二)玩忽职守型渎职罪。包括玩忽职守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环境监管失职罪,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商检失职罪,动植物检疫失职罪,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

(三)徇私舞弊型渎职罪。包括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执行裁判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罪,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放纵走私罪,商检徇私舞弊罪,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

结语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只有在依法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公务人员以及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才能独立构成渎职罪。其他人员只可能是该罪的共犯,不可能独立构成该罪。根据刑法分则第九章和《刑法修正案》,渎职罪共规定了35个罪名,分为滥用职权型、玩忽职守型和徇私舞弊型三类犯罪。这些罪名涵盖了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行为,旨在维护公务领域的廉洁和公正。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公安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一十八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渎职罪犯罪主体的范围

渎职罪主要包括滥用职权型、玩忽职守型和徇私舞弊型三类犯罪。其中滥用职权型包括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等罪名;玩忽职守型包括玩忽职守、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等罪名;徇私舞弊型包括徇私枉法、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等罪名。共有35个罪名被列入刑法第九章“渎职罪”。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只有特定人员才能独立构成渎职罪,其他人员只能是该种罪的共犯。法律分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