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建档立卡低保户和低保户的区别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10-06 20:47:14
文档

建档立卡低保户和低保户的区别

建档立卡低保户和低保户的区别如下:1、国家标准不同,低保户是指因残疾或疾病符合国家标准,住房或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2、评定标准不同,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所以每个省市的低保标准也有很大差异。低保户的办理流程如下:1、申请对象向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社会救助事务管理所提出书面申请、提供有关材料、填写申请表。2、街道、乡镇社会救助事务管理所调查核实申请人的填报情况。3、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根据调查核实情况作审批决定。决定批准的,报区县民政部门备案并通知申请人;对不予批准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4、 批准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居民,由管理审批机构采取适当形式予以公布。
推荐度:
导读建档立卡低保户和低保户的区别如下:1、国家标准不同,低保户是指因残疾或疾病符合国家标准,住房或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2、评定标准不同,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所以每个省市的低保标准也有很大差异。低保户的办理流程如下:1、申请对象向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社会救助事务管理所提出书面申请、提供有关材料、填写申请表。2、街道、乡镇社会救助事务管理所调查核实申请人的填报情况。3、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根据调查核实情况作审批决定。决定批准的,报区县民政部门备案并通知申请人;对不予批准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4、 批准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居民,由管理审批机构采取适当形式予以公布。

建档立卡低保户和低保户的区别如下:
1、国家标准不同,低保户是指因残疾或疾病符合国家标准,住房或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
2、评定标准不同,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所以每个省市的低保标准也有很大差异。
低保户的办理流程如下:
1、申请对象向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社会救助事务管理所提出书面申请、提供有关材料、填写申请表;
2、街道、乡镇社会救助事务管理所调查核实申请人的填报情况;
3、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根据调查核实情况作审批决定。决定批准的,报区县民政部门备案并通知申请人;对不予批准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4、 批准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居民,由管理审批机构采取适当形式予以公布;
5、从批准之月起发放低保金。
法律依据:《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第四条
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是认定低保对象的三个基本要件。
持有当地常住户口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低保。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建档立卡低保户和低保户的区别

建档立卡低保户和低保户的区别如下:1、国家标准不同,低保户是指因残疾或疾病符合国家标准,住房或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2、评定标准不同,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所以每个省市的低保标准也有很大差异。低保户的办理流程如下:1、申请对象向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社会救助事务管理所提出书面申请、提供有关材料、填写申请表。2、街道、乡镇社会救助事务管理所调查核实申请人的填报情况。3、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根据调查核实情况作审批决定。决定批准的,报区县民政部门备案并通知申请人;对不予批准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4、 批准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居民,由管理审批机构采取适当形式予以公布。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