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工伤离职时是否应该获得赔偿?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10-03 14:57:25
文档

工伤离职时是否应该获得赔偿?

工伤后离职是否有赔偿。一、工伤后离职是否有赔偿。工伤后离职是有赔偿的。工伤过后离职仍然可以得到赔偿,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拒绝治疗的。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推荐度:
导读工伤后离职是否有赔偿。一、工伤后离职是否有赔偿。工伤后离职是有赔偿的。工伤过后离职仍然可以得到赔偿,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拒绝治疗的。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后离职是否有赔偿?

一、工伤后离职是否有赔偿?

工伤后离职是有赔偿的。工伤过后离职仍然可以得到赔偿,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拒绝治疗的。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二、工伤鉴定的程序有哪些

1、因工伤残职工在医疗终结后应携带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

2、鉴定者携带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残诊断证明,如:病历、出院证明、CT片、化验单、心电图等相关诊断材料及《职工伤病残劳动鉴定审批表》于每周一、二、三、五来做鉴定。

3、鉴定办对鉴定者携带的材料由专家确认后,交纳200元鉴定费。如材料不全,由我办出据委托诊断后,再来鉴定。

4、鉴定办于每周四定期召开鉴定会,做出等级或结论,并予以公布。

5、自鉴定材料收下登记之日起15日后,由单位劳资人员前来领取鉴定结果及所收全部材料。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工作性的伤害发生之后,由用人单位负责申请工伤的认定,确定是属于工作性伤害,那么就可以由工伤保险基金负责具体的赔付了,而因为发生了工作性伤害,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这是符合法律当中的规定的,并且单位还需要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相关内容:劳动者要求工伤赔偿没钱赔咋办?

一、劳动者要求工伤赔偿没钱赔咋办?

1、劳动者要求工伤赔偿没钱赔,可以向工伤职员提出分期、或者是延期赔偿的请求。

发生工伤后,公司没有给予工伤赔偿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1)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自行协商处理,协商一致的,可以签订协议书,按协议书约定赔偿。

(2)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不成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督保障部门投诉,由劳动监督保障部门介入处理;

(3)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利益;

(4)劳动者对劳动仲裁的裁决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提出工伤赔偿请求需要的材料

(1)受伤者身份证;

(2)门诊病历本;

(3)医院住院病历,包括住院病历首页,入院记录,体格检查表,专科检查表,辅助检查表,手术记录单,出院记录,心电图等报告单(以上病历需到住院医院医务科或档案室、病案室复印并盖公章);

(4)关于休息误工的医疗诊断证明、工资单或者收入证明,扣发工资收入证明(如果有);

(5)关于需要护理的证明、护理费发票或收条;

(6)交通费住宿费票据;

(7)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鉴定表和鉴定费发票(如果已鉴定);

(8)视情况提供其他材料。

二、过六十岁工伤认定请求会被受理吗?

1、超过六十岁工伤认定请求一般不会被受理

超过60岁的人一般不能申请工伤认定。根据法律规定,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未办理退休手续或者未依法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受到事故伤害的,用人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2、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1)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3)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4)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3、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1)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

(2)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职员的伤情一旦被认定为工伤,那么可以向单位提出希望获得工伤赔偿金的请求。若是单位同意赔偿,那么双方可以协商确定具体需要支付的赔偿金数额,若是单位不同意赔偿的,职员可以选择书写仲裁申请书之后,向仲裁机构提出劳动仲裁请求。

工伤后离职赔偿单位不肯给怎么办?

工伤后离职赔偿单位不肯给怎么办?

一、工伤后离职赔偿单位不肯给怎么办?

工伤员工辞职,公司拒不赔偿,可以向法院起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应当认定为工伤,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鉴定的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

二、工伤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1、以下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3、职工符合以上规定,但是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1、故意犯罪的;

2、醉酒或者吸毒的;

3、自残或者自杀的;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工伤后离职赔偿单位不肯给的员工需要先本着友好的态度协商处理,如果协商确实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员工还可以选择到当地的劳动部门提出劳动仲裁的申请,如果劳动仲裁依然不能解决的,就只能到法院起诉去解决双方的纠纷了。

相关内容:工伤有保险单位就不用赔偿吗?

一、工伤有保险单位就不用赔偿吗?

1、工伤有保险单位不一定可以不用赔偿。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2、员工的工伤待遇

(1)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

(2)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

(3)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

(4)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按由工伤职工所在地标准发放;

(5)如经劳动能力鉴定为1-10级伤残的,还可以享受伤残津贴(1-6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5-10级伤残解除合同后领取)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5-10级伤残解除合同后领取)等待遇。

二、社保的工伤险怎么样报销?

社保的工伤险保险需要遵守就医治疗、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申领工伤保险待遇的步骤。在提出工伤认定的时候,需要提交诸如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等的证明材料。

1、就医治疗

工伤的就医治疗应该遵循社保规定,一般只有去定点的医疗机构就医才能报销,情况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去最近的就医机构,如果随意去一些私立医院或者非定点医院,工伤保险是不管的。

对于一些职业病或者疑似职业病的,用人单位需要将员工送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疗机构诊断,如果因为医疗条件的限制需要转到别的城市就医的,需要先经过当前医疗机构的提出,再经过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同意。

作为用人单位,则需要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将事故发生情况向社保有关部分报告,并且需要在事故发生后的7个工作日内,向社保经办机构出具《工伤事故报告书》和进行工伤事故备案。

2、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该在30天内向社保局提出申请工伤认定的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照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的职工或者亲属以及工会组织可以在一年内直接提出工伤鉴定申请。

如果参加了工伤保险,但是用人单位没有在规定的时间提交工伤认定申请,那么只要工伤职工符合《工伤保险条例》,所有的相关费用就要由用人单位承担。

3、劳动能力鉴定

当职工发生工伤后,经过治疗伤情稳定,如果存在残疾或者影响劳动能力的,需要接受劳动能力鉴定,具体的鉴定方法需要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并且提交工伤认定决定书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其中包括工伤职工的病例、诊断证明和相应的检验报告单等。

4、工伤保险待遇申领

工伤认定完,一般由用人单位持《认定工伤决定书》等相关材料,办理工伤职工工伤保险医疗待遇的申领,工伤保险待遇一般包括工伤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异地就医交通和食宿费等。

职员的伤情若是被认定为工伤,那么该职员通常是可以享受工伤待遇的。通常情形下,只要单位已经为职员缴纳了工伤保险,那么是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赔偿责任,单位无需赔偿,但这不是必须的,具体是否需要赔偿,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形确定。

离职后一次性性工伤能得到赔偿吗?

如果已经认定工伤,是可以得到包括一次性赔偿和工资赔偿。

冒名顶替上班发生工伤后是否赔偿?

冒名顶替上班发生工伤后是否赔偿?

一、冒名顶替上班发生工伤后是否赔偿?

冒名顶替上班发生工伤后不会赔偿。

冒用他人身份遭受工伤事故伤害,即使用人单位缴纳了工伤保险费,社会保险机构记录的参保对象本人也不再其中,因此,社会保险机构不会对其进行赔付。由此造成的后果,司法实践中,职工冒用他人身份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涉嫌欺诈存在过错,但用人单位未尽到必要的审查义务亦存在过错,由此造成的法律后果应由双方根据过错比例分担。一些省市规定工伤职工承担应由社会保险机构支付部分,用人单位承担应由用人单位支付部分;一些省市规定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部分用人单位也承担部分。

二、工伤的赔偿是如何规定的

1、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性治疗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若是冒用他人的身份,到用人单位工作这个时候发生的工作性的伤害,那么社会保险基金就可以对这个人不进行工伤的赔偿。这在我们国家《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当中是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因此提醒大家一定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千万不能冒用他人身份。

相关内容:手指头工伤怎么赔偿是正确的?

一、手指头工伤怎么赔偿是正确的?

一手除拇指外,其他 2-3 指(含食指)近侧指间关节离断,鉴定为伤残七级。

一手除拇、食指外,有两指近侧指间关节离断,鉴定为伤残八级。

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二、如何申请工伤认定?

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1、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1)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

(2)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如果材料不完整的,只能一次性补正全部材料。

2、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符合要求及管辖范围的申请,决定受理的,出具《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决定不予受理的,出具《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3、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需要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

4、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经调查核实后,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 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身体的伤害是有分等级的,根据等级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赔偿标准。所以如果有人侵犯人们的身体权益,可以到相关鉴定机构进行伤残鉴定,如果达到等级,可以具体鉴定达到什么等级,一等级是最为严重的等级,可能是无法正常生活的程度,赔偿的也最多。

如果是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内因为工作的原因造成身体损害的,那么用人单位就需要在法定的期限内向有关机关申请工商认定,只有在经过工商认定和劳动伤残鉴定的程序之后,才能由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工伤经济赔偿金。

公司离职后怎么报停员工工伤保险?

社保都是无限合一,包括: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员工和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之后,只要由单位到社保部门报停就可以了。

工伤认定后有些什么赔偿?

1、工伤医疗费。

2、辅助器具配置费。

3、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4、伤残津贴。

5、生活护理费。

6、丧葬补助金。

7、供养亲属抚恤金。

8、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9、康复性治疗费用。 该内容由 李红丽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工伤离职时是否应该获得赔偿?

工伤后离职是否有赔偿。一、工伤后离职是否有赔偿。工伤后离职是有赔偿的。工伤过后离职仍然可以得到赔偿,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拒绝治疗的。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