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补气血中医养生智慧陈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3-27 10:18:22
文档

补气血中医养生智慧陈

《补气血》是2009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图书,又名中医养生智慧,作者陈颖君。书本内容主要是通过观察人的精神、面貌、口足等来了解人的身体情况。
推荐度:
导读《补气血》是2009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图书,又名中医养生智慧,作者陈颖君。书本内容主要是通过观察人的精神、面貌、口足等来了解人的身体情况。

《补气血》是2009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图书,又名中医养生智慧,作者陈颖君。书本内容主要是通过观察人的精神、面貌、口足等来了解人的身体情况。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中医养生补气血有哪些方法]怎样补气血最快土方法

工作忙,生活压力大,饮食跟不上,很多人也懒得运动,长期这样生活很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的现象。那么,中医养生补气血有哪些方法呢?下面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养生补气血的方法

  中医养生补气血1、中医草药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以肉黄白,质坚而为易折断,粉多,味甜,无黑心及空心者为佳。

黄芪性微温,味甘,功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痛疽不溃,内伤劳倦,脾虚泻泄,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若水煎,每次用量9--30克;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

  中医养生补气血2、中医草药人参

这是最重要,最名贵的补气中药之一,味甘、微苦,性微温,功能大补元气,益智安神,为补益保健之佳品。

若炖服,用量一般3--9克;炖时要用慢火煮沸1小时以上,以便把人参有效成分煎出,保证疗效。若吞服,将人参干燥后,研为细末,每次用量1—2克。若酒浸,将人参切碎,放人好米酒内浸泡,—般1个月后便可饮服,每次两2汤匙,1日2次。

  中医养生补气血3、中医草药西洋参

西洋参又叫花旗参,主要产于美国和加拿大,移种于我国的叫种参,药用其根,为贵重药材,是清补保健之妙品,凡欲用人参而不耐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

西洋参味甘,微苦,功能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嗽、喘咳、咯血、肺痿失音等症证;以本品1—3克,水煎代茶饮,有润喉美声之效,戏曲、歌唱演员常饮,有益于嗓音保健;西洋参亦是体育保健之佳品,可供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口于而渴,大汗出者服用。

在使用时,可研为细末,每次服1—1.5克,温开水送下;亦可单独水煎,每剂1.5--3克;存放时要防腐,防虫蛀,可干燥后密封保存,或放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本品忌用藜芦同用,虚寒者忌用。

  中医养生补气血4、中医草药党参

本品性平、味甘,功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倦怠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血两虚的萎黄,头晕等症,以及病后体弱,营养不良。

若酒浸,将党参切碎,浸于1斤米酒或白酒中,1个月后服用,每次2--3汤匙,1日3次;

若水煎,每次9---15克,内服。

本品反藜芦,不宜同用。

  中医养生补气血5、中医草药甘草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功能补脾和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解毒,调和诸药,适用于脾胃虚弱,脘腹疼痛,咳嗽,心悸,疮疡肿毒,中毒等症。

用量:1.5-9克,不宜与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

  中医养生补气血6、中医草药太子参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补肺健脾,益气生津,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倦怠小儿清瘦;肺虚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后气阴两亏等病症。

每次用量:9—30克,要防霉,宜放置干燥通风处或干燥后密封存放。

  有效补气血的中医食疗偏方

1、当归炖猪蹄

材料:猪蹄两只,当归50克,葱、姜、料酒、花椒、盐等适量。

做法:将猪蹄洗净切成大块,在开水中煮两分钟,去其腥味,捞出。然后再在锅内加水烧开放入猪蹄,加入当归及调料适量,用旺火烧开,改用文火煮至猪蹄熟烂。

2、归参山药猪腰

材料:当归10克,党参1O克,山药10克,猪腰500克, 酱油、醋、姜丝、蒜未、香油各适量。

做法:将猪腰切开,剔去筋膜臊腺,洗净,放入铝锅内;将当归、党参、山药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放入铝锅内;在铝锅内加适量水,清炖至猪腰熟透,捞出猪腰,冷却后,切成薄片,放在盘子里;将酱油、醋、姜丝、蒜未、香油等与猪腰片拌匀即成。

3、黑米养颜补血粥

材料:黑米、桂圆、红枣、山药、红糖。

做法:黑米入锅加适量清水煮沸,转小火煮至八成熟,加入桂圆、红枣、山药熬成稠粥,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4、核桃燕麦粥

材料:核桃、燕麦、红枣、龙眼。

做法:把清洗干净的核桃、燕麦、红枣、龙眼干倒进电饭锅里,加入适量清水,煮至浓稠即可。

以上是我为您总结的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到您!

猜你感兴趣的文章:

1.中医补气血养生法

2.中医气血养生

3.气血双补汤做法和补气血的方法

4.女人如何补气血

5.中医气血养生法

6.补气血中医养生智慧内容简介

7.秋季女性补气血方法

8.中医养生小知识大全

[中医养生补气血有哪些方法]怎样补气血最快土方法

工作忙,生活压力大,饮食跟不上,很多人也懒得运动,长期这样生活很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的现象。那么,中医养生补气血有哪些方法呢?下面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养生补气血的方法

  中医养生补气血1、中医草药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以肉黄白,质坚而为易折断,粉多,味甜,无黑心及空心者为佳。

黄芪性微温,味甘,功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痛疽不溃,内伤劳倦,脾虚泻泄,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若水煎,每次用量9--30克;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

  中医养生补气血2、中医草药人参

这是最重要,最名贵的补气中药之一,味甘、微苦,性微温,功能大补元气,益智安神,为补益保健之佳品。

若炖服,用量一般3--9克;炖时要用慢火煮沸1小时以上,以便把人参有效成分煎出,保证疗效。若吞服,将人参干燥后,研为细末,每次用量1—2克。若酒浸,将人参切碎,放人好米酒内浸泡,—般1个月后便可饮服,每次两2汤匙,1日2次。

  中医养生补气血3、中医草药西洋参

西洋参又叫花旗参,主要产于美国和加拿大,移种于我国的叫种参,药用其根,为贵重药材,是清补保健之妙品,凡欲用人参而不耐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

西洋参味甘,微苦,功能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嗽、喘咳、咯血、肺痿失音等症证;以本品1—3克,水煎代茶饮,有润喉美声之效,戏曲、歌唱演员常饮,有益于嗓音保健;西洋参亦是体育保健之佳品,可供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口于而渴,大汗出者服用。

在使用时,可研为细末,每次服1—1.5克,温开水送下;亦可单独水煎,每剂1.5--3克;存放时要防腐,防虫蛀,可干燥后密封保存,或放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本品忌用藜芦同用,虚寒者忌用。

  中医养生补气血4、中医草药党参

本品性平、味甘,功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倦怠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血两虚的萎黄,头晕等症,以及病后体弱,营养不良。

若酒浸,将党参切碎,浸于1斤米酒或白酒中,1个月后服用,每次2--3汤匙,1日3次;

若水煎,每次9---15克,内服。

本品反藜芦,不宜同用。

  中医养生补气血5、中医草药甘草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功能补脾和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解毒,调和诸药,适用于脾胃虚弱,脘腹疼痛,咳嗽,心悸,疮疡肿毒,中毒等症。

用量:1.5-9克,不宜与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

  中医养生补气血6、中医草药太子参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补肺健脾,益气生津,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倦怠小儿清瘦;肺虚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后气阴两亏等病症。

每次用量:9—30克,要防霉,宜放置干燥通风处或干燥后密封存放。

  有效补气血的中医食疗偏方

1、当归炖猪蹄

材料:猪蹄两只,当归50克,葱、姜、料酒、花椒、盐等适量。

做法:将猪蹄洗净切成大块,在开水中煮两分钟,去其腥味,捞出。然后再在锅内加水烧开放入猪蹄,加入当归及调料适量,用旺火烧开,改用文火煮至猪蹄熟烂。

2、归参山药猪腰

材料:当归10克,党参1O克,山药10克,猪腰500克, 酱油、醋、姜丝、蒜未、香油各适量。

做法:将猪腰切开,剔去筋膜臊腺,洗净,放入铝锅内;将当归、党参、山药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放入铝锅内;在铝锅内加适量水,清炖至猪腰熟透,捞出猪腰,冷却后,切成薄片,放在盘子里;将酱油、醋、姜丝、蒜未、香油等与猪腰片拌匀即成。

3、黑米养颜补血粥

材料:黑米、桂圆、红枣、山药、红糖。

做法:黑米入锅加适量清水煮沸,转小火煮至八成熟,加入桂圆、红枣、山药熬成稠粥,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4、核桃燕麦粥

材料:核桃、燕麦、红枣、龙眼。

做法:把清洗干净的核桃、燕麦、红枣、龙眼干倒进电饭锅里,加入适量清水,煮至浓稠即可。

以上是我为您总结的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到您!

猜你感兴趣的文章:

1.中医补气血养生法

2.中医气血养生

3.气血双补汤做法和补气血的方法

4.女人如何补气血

5.中医气血养生法

6.补气血中医养生智慧内容简介

7.秋季女性补气血方法

8.中医养生小知识大全

[中医养生补气血有哪些方法]怎样补气血最快土方法

工作忙,生活压力大,饮食跟不上,很多人也懒得运动,长期这样生活很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的现象。那么,中医养生补气血有哪些方法呢?下面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养生补气血的方法

  中医养生补气血1、中医草药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以肉黄白,质坚而为易折断,粉多,味甜,无黑心及空心者为佳。

黄芪性微温,味甘,功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痛疽不溃,内伤劳倦,脾虚泻泄,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若水煎,每次用量9--30克;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

  中医养生补气血2、中医草药人参

这是最重要,最名贵的补气中药之一,味甘、微苦,性微温,功能大补元气,益智安神,为补益保健之佳品。

若炖服,用量一般3--9克;炖时要用慢火煮沸1小时以上,以便把人参有效成分煎出,保证疗效。若吞服,将人参干燥后,研为细末,每次用量1—2克。若酒浸,将人参切碎,放人好米酒内浸泡,—般1个月后便可饮服,每次两2汤匙,1日2次。

  中医养生补气血3、中医草药西洋参

西洋参又叫花旗参,主要产于美国和加拿大,移种于我国的叫种参,药用其根,为贵重药材,是清补保健之妙品,凡欲用人参而不耐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

西洋参味甘,微苦,功能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嗽、喘咳、咯血、肺痿失音等症证;以本品1—3克,水煎代茶饮,有润喉美声之效,戏曲、歌唱演员常饮,有益于嗓音保健;西洋参亦是体育保健之佳品,可供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口于而渴,大汗出者服用。

在使用时,可研为细末,每次服1—1.5克,温开水送下;亦可单独水煎,每剂1.5--3克;存放时要防腐,防虫蛀,可干燥后密封保存,或放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本品忌用藜芦同用,虚寒者忌用。

  中医养生补气血4、中医草药党参

本品性平、味甘,功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倦怠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血两虚的萎黄,头晕等症,以及病后体弱,营养不良。

若酒浸,将党参切碎,浸于1斤米酒或白酒中,1个月后服用,每次2--3汤匙,1日3次;

若水煎,每次9---15克,内服。

本品反藜芦,不宜同用。

  中医养生补气血5、中医草药甘草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功能补脾和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解毒,调和诸药,适用于脾胃虚弱,脘腹疼痛,咳嗽,心悸,疮疡肿毒,中毒等症。

用量:1.5-9克,不宜与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

  中医养生补气血6、中医草药太子参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补肺健脾,益气生津,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倦怠小儿清瘦;肺虚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后气阴两亏等病症。

每次用量:9—30克,要防霉,宜放置干燥通风处或干燥后密封存放。

  有效补气血的中医食疗偏方

1、当归炖猪蹄

材料:猪蹄两只,当归50克,葱、姜、料酒、花椒、盐等适量。

做法:将猪蹄洗净切成大块,在开水中煮两分钟,去其腥味,捞出。然后再在锅内加水烧开放入猪蹄,加入当归及调料适量,用旺火烧开,改用文火煮至猪蹄熟烂。

2、归参山药猪腰

材料:当归10克,党参1O克,山药10克,猪腰500克, 酱油、醋、姜丝、蒜未、香油各适量。

做法:将猪腰切开,剔去筋膜臊腺,洗净,放入铝锅内;将当归、党参、山药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放入铝锅内;在铝锅内加适量水,清炖至猪腰熟透,捞出猪腰,冷却后,切成薄片,放在盘子里;将酱油、醋、姜丝、蒜未、香油等与猪腰片拌匀即成。

3、黑米养颜补血粥

材料:黑米、桂圆、红枣、山药、红糖。

做法:黑米入锅加适量清水煮沸,转小火煮至八成熟,加入桂圆、红枣、山药熬成稠粥,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4、核桃燕麦粥

材料:核桃、燕麦、红枣、龙眼。

做法:把清洗干净的核桃、燕麦、红枣、龙眼干倒进电饭锅里,加入适量清水,煮至浓稠即可。

以上是我为您总结的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到您!

猜你感兴趣的文章:

1.中医补气血养生法

2.中医气血养生

3.气血双补汤做法和补气血的方法

4.女人如何补气血

5.中医气血养生法

6.补气血中医养生智慧内容简介

7.秋季女性补气血方法

8.中医养生小知识大全

补气血中医养生智慧的目录

第一章 角落里的钻石
第二章 漫话中医理论精华
一、人体的结构
(一)五脏——最重要的维持生命的器官
(二)六腑——人体内的重要容器
二、生理功能
(一)心
(二)肝
(三)脾
(四)肾
(五)肺
(六)胆
(七)胃
(八)小肠
(九)大肠
(十)膀胱
(十一)三焦
三、经络
第三章 人体的能量基础
一、人体的能量
二、身体不是信用卡
三、我们爱进补
第四章 破解中医理论的玄机
一、阴阳
二、寒热
三、上火
四、五行
第五章 借你一双看懂自己的慧眼
一、察言观色
(一)观察神情
(二)观察面色
(三)观察形体
(四)观察头发
(五)观察耳朵
……
第六章 巧妙治疗亚健康
观察人的精神,面貌,舌头,耳朵,大便,小便,头发,指甲,牙龈等等细微之处,可以快速了解身体的状态。
“气”“血”“精”是我们健康的根本。
中医认为气、血和精是人体的能量源。充盈的气、血和精神使人精神旺盛、体力充沛、才思敏捷、体态匀称;而当这三种能量亏虚时,人体会出现各种“亚健康”症状,如心悸、失眠、健忘、皮疹、手脚冰凉、月经不调、乏力、气短、暖气、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脱发、不停矢气、便秘等。弥补这三种能量的方法是本书的精华,它帮助您内外兼修,标本兼治。
根据中医理论,分辨是哪些脏腑器官出了问题,许多身体的不适都可以通过进补,按摩,改变生活方式,改变饮食结构等方法得到缓解或解决。
关于中医到底科学不科学的争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时期,有很多当时知名学者、政要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觉得中医不科学、中医很糊涂,较之理论周详的西医,中医就被看成是“封建迷信”思想的代表,是“落后愚昧”的典型,应该立即扔进历史的垃圾堆。当时的文化人,以喝酒、吃肉、骂中医作为比较时尚的活动,不管懂不懂中医的人,都站出来骂上两句中医,以示自己追求科学的决心。
漫话中医理论精华 由于中医对人体的认识与西医有差异,甚至有的存在很大的差异,请尽量抛开西医理论先入为主的影响,重新建立一个人体架构。 一、人体的结构 (一)五脏--最重要的维持生命的器官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它们是人体的核心组成,关系可谓亲密无间,谁也离不开谁。一个受难,其他四脏器也跟着遭殃。聪明的人体拥有一套非常精密、科学、高效、智能的运行机制,它会随时根据各种突发情况调节和平衡。往往一个脏器的功能下降了,为了整体的和谐运行,其他四脏器的功能水平也相继有所降低。而一个脏器的功能提高了,为了整体的和谐运行,其他四脏器的功能水平也相继有所提高。可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五脏之间存在着彼此依赖又彼此制约的微妙关系。这个关系不是古人凭空想像出来的,而是根据长期的临床观察和研究摸索出来的。为什么总是说学中医要有悟性呢?就是因为中医的研究方式是依据许多客观存在的真实表现,通过学习者的逻辑推理,继而获得的宝贵知识。即是要将大量的仿佛是巧合一样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并用一整套理论来解释这些联系。在这种不断发现联系,不断解释联系的过程中,中医的基本理论也就逐渐形成了。 在阐述五脏之间的微妙关系时,中医用自然界五种物质来加以解释,希望以此来揭示出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这个理论就是非常经典的五行理论。 五行理论以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人的肺、肝、肾、心、脾,借助这五种元素的特性,进而展示出五脏的关系。 这个五边形的图形,勾连出五种物质的相互关系。五条实线箭头都是由一个元素出发指向另一个元素。比如木,这个图形显示木能促进火的产生,在自然界中木头就是生火取暖的材料;再来看火,这个图形显示火可以促进土的产生,在自然界当中物质经过燃烧之后就化成灰烬了,这灰烬就是土;再来看土,这个图形显示土可以促进金的产生,事实上,金属矿藏大多数都是深埋于地下的。依此类推,这个依存关系是成立的。 古人根据五脏的特点,将他们与这五种物质一一对应,也同样可以解释五脏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实线箭头从一个脏器出发指向另一个脏器,同样代表了一个脏器对另一个脏器的促进生长的作用。依据箭头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到,肝可以促进心的生长,肝的功能提高可以使心的功能加强。依此类推,心可以促进脾的功能提高,脾可以促进肺的功能提高,肺可以促进肾的功能提高,肾又会促进肝的功能提高。它们这种促进关系是井然有序的、次递的,这就是五脏之间的促进关系、依赖关系。 举个例子:中医在调理的时候,面对心方面的症状,不单单是调理心的功能,往往会下很大的力气去帮助病人调理肝的功能。比如心悸,有一部分病人就是因为长期情绪不佳,引起肝的气机不舒畅,导致肝的功能下降了,无法很好地滋养心,继而连累了心,使得病人出现心悸的症状。如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面对这种病人,就事论事的诊断方法就略显得有些无从下手了。围着心脏查一圈,没发现什么异常,只好将病人归为体质虚弱的范围。相比较而言,整体把握、辨证论治的方法会收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五行理论的经典之处,不仅揭示了五脏之间彼此促进、彼此依赖的关系,还阐述了它们的另一种重要关系,就是制约关系。这种制约不是盲目的、随机的,而是固定的、有序的、次递的。 这回换了个五角星。这个五角星图形,体现了五种元素相互制约的关系。五条虚线箭头都是由一个元素出发指向另一个元素。比如木,依照箭头方向,它指向了土就是说古人认为木可以制约土。在自然界中树木确实可以起到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现在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就是因为树木的根系可以固定住土壤。再来看土,依照箭头方向,它指向了水。古人认为土能制约水,这个道理很简单,土壤可以阻挡水流,成语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再来看水,依照箭头方向,它指向了火,就是说水可以制约火。依此类推,这个图形所阐述的制约关系是真实存在的。 同样的元素,还是对应同样的五脏,也就间接的表现出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了。如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肝可以制约脾的功能,避免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脾的功能过于亢盛,打破了五脏之间固有的平衡。同样,脾可以抑制肾的功能,肾可以抑制心的功能,心可以抑制肺的功能,肺又会抑制肝的功能。 例如人们在生气的时候可以清楚的体会到肝对于脾的制约。当人们发怒之后,一般都没有食欲,甚至还会出现腹胀、打嗝。有人会说:我都气饱了,根本吃不下饭。这吃不下饭,就是脾功能受到抑制不思饮食的结果。 由于五脏拥有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这截然不同的两套关系,既避免了五脏之间一味的促进,又避免了一味的抑制,使它们能够真正地实现协调平衡。在中医看来,人之所以生病,多是由于这两套关系被打乱。也就是说,能够保持这两种关系的相互平衡,人就可以健康的生活。
(二)六腑--人体内的重要容器 六腑是指人体内的六个容器:胃、胆、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把它们六位归为一类,是由它们的共同特点决定的。六腑分别承载着食物、消化液和排泄物,人体的气体物质、液体物质和固体物质就运行其中。 六腑和五脏存在对应关系,这就体现出人体的又一种微妙关系--脏和腑的关系。中医将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表里关系,认为五脏更为重要,应该在身体的更深层次,所以称里;六腑虽然也是重要器官,但是与五脏相比较,地位略低一些,中医认为六腑在身体里比较浅表的位置,因此称表。 表里关系说得通俗一些,即上下级关系。其中心与小肠、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肝和胆是一一对应的上下级。这种对应关系永远存在,不会打乱,而且六腑对于其上级--五脏的忠诚度特别高,汉语里有个成语叫肝胆相照,其实就是体现肝和胆亲密无间、荣辱与共的关系。 对于这种表里关系,生活中有不少例子。就说说肝和胆吧,有的人胆囊发生病变,觉得右胁下方不舒服,严重的还会出现胆结石,甚至要摘除胆囊。看上去这一切都是胆的问题,似乎把胆的问题解决了就万事大吉。其实胆只是接受命令的下级,它的功能出现混乱,完全是上级指挥有误。如果上级的功能出现紊乱,下级当然在劫难逃了。因此,中医按照表里关系的理论,遇到胆囊有问题的病人,一定会从它的上级--肝来进行调理,把肝的功能理顺了,胆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二、生理功能 记得第一次读《红楼梦》时,翻开书的第一页,并没有直奔主题,而是首先出现一个巨大的关系图,图中列出了书中主要人物的亲缘关系,荣国府和宁国府老老少少一干人等都排列其中,就像一个族谱一样,把大家的辈份、关系都表示出来,谁是母亲这边的亲戚,谁是父亲这边的亲戚,谁是表兄妹,谁是堂兄妹,都清晰可见。我并不是很在意这个图,认为它可有可无,急急忙忙读起正文来,但是随着故事的层层展开,里面形形色色的人物一个一个粉墨登场,才发现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上百个,一时还真记不清他们的关系,于是又翻过头来重新审视第一页上的关系图。 要想读懂《红楼梦》,了解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固然重要,但是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更可以帮助读者领会人物的性格命运。 在具体介绍每一个器官之前,先解释了一下五脏和六腑的关系,相信会对理解人体的奥秘有很大的帮助。这些成员有平级关系,即便是平级,也存在谁帮助谁,谁压制谁的问题。当然也有上下级关系,这上下级之间也存在着远近亲疏,不是某一个上级都可以随便影响任意一个下级,它们有严格的组织分工和对应关系。 在了解了五脏六腑十一位成员的关系之后,下面我们逐一介绍每一个成员的脾气秉性。
(一)心
心就像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就是君王。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五脏六腑少了谁都不能没有心。 为什么说心的地位举足轻重呢?这要看心的作用。心可以推动血液运行,使血液流到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人体组织的作用。心的功能正常,人体就会血流畅通。如果这种功能不正常了,出现了故障,就会出现脉搏不整齐或者跳动无力的现象,人也会变得脸色苍白,严重的还会出现面色紫暗,胸闷疼痛。生活中可以见到一些老年人,尤其是在夏天,稍微运动一会儿,就面色苍白,大量出汗,显得特别累,这表明心的功能变弱了。面色紫暗,胸闷疼痛,是人体组织器官严重缺血的表现,也是心脏病发作的症状表现。 心还负责人的精神活动。当这种功能正常的时候,人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动作协调;相反,当这种功能异常的时候,人就会出现失眠、多梦、烦躁、意识和思维混乱。临床上一些高烧不退的病人,出现神昏谵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烧得说胡话,就是心功能受到影响之后的表现。还有这样的情况,比如一个人呆坐在某一个地方,不停的、莫名奇妙的发笑,而且注意力也无法集中,这也是精神活动异常的表现。这时候身边的人就要注意了,很可能预示心脏方面的疾病,要赶快去医院检查。 中医认为,可以通过观察舌头了解心的状态。有人经常会舌尖破裂或者舌尖生疮,感觉特别疼,这是心火亢盛的表现。这样的人估计烦心事比较多,比如快要期末考试了,或者工作中遇到很多阻碍等。这时,可以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西医认为,维生素可以调节人体的功能。从中医的角度来讲,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都有滋阴润燥的作用。秋冬季节和早春容易感冒,是因为人体为了抵抗严寒,摄入比较多的肉类等高热量食物,导致体内燥热。而这个季节蔬菜水果相对比较少,导致维生素摄入不足,缺少了维生素的滋阴润燥,体内的平衡很容易被打破,当然也就容易生病。 不仅舌头可以体现心的状态,中医还发现,汗液的变化也能反应心的功能。中医认为,汗液是属于心的液体。正常情况下,出汗是为了散热,降低体温。可是异常的出汗就要引起人们的注意了。我们平时可以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吃饭的时候特别爱出汗。一般人吃饭时只是微微有些发热,顶多后背出一层薄汗,感觉挺暖和的,可是这些人却好像特别热,大汗珠子顺着额头和脖子往下流。其实这可能暗示他的心的功能减弱了。换句话说,就是心气不足,固摄不住汗液,导致大量出汗。这些人可能平时也有气短和乏力的症状,应该予以重视。 心既然这么重要,平时就要多养护心。根据五行理论,红色的食物可以养心,比如西红柿、山楂等。另外,还可以每天按揉劳宫穴2分钟,这是保养心脏的好方法。劳宫穴在手掌心,将手握成空拳,中指所触及的位置就是劳宫穴。每天午后按揉2分钟,可以缓解心的疲劳。 现在许多年轻人爱吃辣椒,甚至顿顿都靠辣椒下饭,否则食之无味。人吃过辣椒之后会觉得气力十足,这是因为辣椒这种红色的食物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使身体获得的新鲜氧气增多,组织器官得到了相对多一些的氧气,可以缓解疲劳。年轻人工作强度比较大,体力消耗大,吃辣椒可以缓解疲劳,得到体力上的补充,所以慢慢地就偏爱吃辣椒了。爱吃辣椒可不是大脑的选择,因为辣椒的口感无论如何谈不上美味,没有人会真正喜欢这个味道。爱吃辣椒应该说是身体的一种选择,它可以暂时性的缓解疲劳。但依靠辣椒缓解疲劳只是权宜之计,不是最好的办法。下一章我会介绍整体提升健康水平的方法。
(二)肝
对于肝的认识,中医和西医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稍微具备一点现代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肝脏在人体的右侧,而中医认为肝在人体的左侧。中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呢?因为当人们发怒的时候,最先感觉到的是左侧胁下胀痛,继而发展为两胁胀痛。如果肝在人体右侧的话,这个生理现象就难以解释得通了。中医根据人体的许多生理现象,总结出肝的功能和作用。 中医认为,肝有贮藏血液的作用,它可以贮存一定量的血,用来供应机体各部分活动时使用。它还可以调解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但是当机体进行剧烈活动,或者情绪激动时,对于血的需求量增大,肝就把自己平时贮存的血液向机体的外周分配,以满足机体需要;当人体处于安静休息状态,情绪稳定的时候,外周的血液需要量减少,这时,相对多余的血液就归藏于肝。肝在这里起到调节阀的作用。 当然,肝对于血量的调节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肝有足够的血量储备。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血量储备,才能进行有效的调节。就像电视剧里面的票号(也就是现在的银行),必须有足够的银两作为储备,才能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挤兑现象。如果东家经营不善,导致票号里无银可兑,那么势必无法维持正常的经营秩序。人体也是如此,有些人血虚,也就是血液总量不足,去医院化验,血色素很可能处在正常值范围的下限,甚至已经是贫血了。这样的人,平时运动量稍微大一些,或者情绪一激动,马上就会出现心慌、气短、心悸的症状。有的女性反应更明显,低头、蹲下一段时间,猛然抬头或者起身,就会感到眼前发黑。这也是血虚的表现,很可能由月经过多造成。肝的储血量不足,无法有效分配血液,人体会相继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 当这种调节功能失常的时候,人体还会出现异常的出血现象。比如吐血、鼻子出血、咯血、女性月经过多等。所以中医有男子看肝,女子看血的说法。这血指的就是女性的月经,同样也是间接的反应肝的功能状态。如果女性月经正常,每月如期而至,并且月经量适中,一般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相反,即便饮食和睡眠都正常,但是月经不规律了,或者时间间隔发生了明显变化,或者月经量发生了明显变化,都预示着身体的正常规律受到干扰,各脏腑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失去了平衡,这可能是疾病的预警信号。提醒女性,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多关注一下自己的生理期,月经持续不规律就要及早调理。我认识一个人,三十多岁患上风湿病,四十多岁又患上甲亢。据她说从二十几岁开始月经就不正常,总是这个月有,下个月没有。当时年轻,也不当回事,还觉得少来几次还避免了不少麻烦,后来体质状况每况愈下……中医是一门大智慧,它指给你一个了解自己的途径。大家都知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给人的错觉好像疾病是一个随机发生的事情,谁碰上了只能认倒霉。其实还有一句至理名言,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似来势汹汹的疾病,都是长期隐患堆积的结果。既然提到了月经问题,我再多说几句,月经失调、痛经、乳房胀痛,这些问题的根源大多都是肝的功能失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学习紧张、工作压力大导致情绪长期处于抑郁、烦躁、焦虑的状态,这些情绪引起肝的功能失调,肝的疏泄功能出现问题,则引发女性的上述不适症状。 肝还负责保持全身气机的通畅。西医没有关于气的理论,气是中医独有的思想。我们平时都有这样的体会,当遇到愤愤不平的事情时,总感觉有一股气往上撞,想发泄出来。这实际上就牵扯到肝的疏泄功能了。如果这种功能正常,人体的气和血通畅无阻,经络通畅,各个器官的活动也正常有序。 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会出现气行不畅的问题,最明显的表现是胸胁、腹部胀痛,甚至呕吐。我们身边可能有这样的同事,他们脾气挺好,为人总是温良恭俭让。实际上,他们不是没有脾气,只是不冲别人发脾气,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他们自己跟自己生气,自己跟自己较劲。电视剧里不是有这样的剧情,别人无端对好好先生一通指责,然后拂袖而去。好好先生独自痛苦,突然感到腹部胀痛,胸胁胀痛,只好用手压住痛处,慢慢的蜷缩着蹲下身,脸上浮现出痛苦的表情……从中医的角度讲,这就是气机运行不畅的表现。
当气机运行不畅逐渐加剧,还会引起血的运行不畅。出现血行不畅时,人会有胸胁刺痛的感觉,就是在这些部位有针刺一般的刺痛感,这是血瘀形成的表现。当然偶而还会有肿块形成,即由无形的瘀阻转化为有形的病理产物。
肝的疏泄功能还体现在促进体内各种液体正常有序的流动上。有一种病叫梅核气,患者感觉像有一个杨梅核卡在嗓子里面,咽也咽不下,咳又咳不出来,梗在喉咙里很不舒服。得这病的人多积极上进,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希望通过不懈努力取得骄人成绩,可是偏偏事事不遂心愿,不管多么努力,总是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时间长了,情绪上就发生了变化,总是比较抑郁,唉声叹气,平时也是闷闷不乐、少言寡语,好像周围的人都得罪了他一样。这是肝气不畅的典型表现,气行不畅导致体液运行不畅,于是就有梅核气产生了。 有一句话叫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中医看来,眼睛是肝的窗户,通过眼睛同样可以反应肝的状态。肝的功能好,眼睛就明亮有神。如果肝的功能不好,会引起眼干、眼涩,眼屎很多,眼泪很黏稠,甚至没有眼泪,试想这样的眼睛如何能有一汪秋水含情脉脉的感觉呢? 如果肝血虚,儿童比较容易近视,老年人容易较早的花眼,视物模糊,眼白浑浊。肝与眼睛一个长在上面,一个长在里面,但是他们又确实存在着联系。这点我深有体会。上高三的时候,有一次无意识的揉眼睛,突然感觉到左眼的上眼皮里面有个软软的小囊泡,直径大约5mm。那时正是复习关键时期,也没有理睬它。可是这小囊泡越来越大,都可以从表面观察到了,只好去医院。我挑选了一家以眼科闻名的西医医院,大夫建议手术。手术很小,也很顺利,一天之后我就正常上课了。这次经历就像小插曲一样,直到上了大学,有一次和宿舍的同学聊天,一个同学偶然间提到她也长过这样的小囊泡。系统学习了中医理论,才领悟到眼睛的问题与肝有着密切的关系。高三的时候,由于升学压力,心情可谓是最低谷,每天睡眠时间少得可怜,面对的都是偏、难、怪的习题和作业。在这种情绪之下,肝的功能会受到影响,体现在眼睑部位的一些腺体分泌失调,形成了囊泡。上了大学,总算松了一口气,心情舒畅了,肝的疏泄功能得以恢复,这个毛病就没再复发。 中医认为,肝与心一同调节人的感情和情绪,肝的功能正常,人就会心情愉快舒畅,反之,人就会唉声叹气、怨天尤人、闷闷不乐、少言寡语,很容易为一点小事情而大发雷霆,甚至暴跳如雷。这些人的情绪非常的亢奋,气势汹汹,就好像决堤的洪水,从撕开的口子喷涌而出。我建议这样的朋友要滋阴柔肝,多吃绿色的食物。按照五行理论,青色对应着肝,蔬菜和水果是柔肝的。还可以按剂量服用维生素B12,它可以明显地缓解抑郁和焦虑。

补气血中医养生智慧的目录

第一章 角落里的钻石
第二章 漫话中医理论精华
一、人体的结构
(一)五脏——最重要的维持生命的器官
(二)六腑——人体内的重要容器
二、生理功能
(一)心
(二)肝
(三)脾
(四)肾
(五)肺
(六)胆
(七)胃
(八)小肠
(九)大肠
(十)膀胱
(十一)三焦
三、经络
第三章 人体的能量基础
一、人体的能量
二、身体不是信用卡
三、我们爱进补
第四章 破解中医理论的玄机
一、阴阳
二、寒热
三、上火
四、五行
第五章 借你一双看懂自己的慧眼
一、察言观色
(一)观察神情
(二)观察面色
(三)观察形体
(四)观察头发
(五)观察耳朵
……
第六章 巧妙治疗亚健康
观察人的精神,面貌,舌头,耳朵,大便,小便,头发,指甲,牙龈等等细微之处,可以快速了解身体的状态。
“气”“血”“精”是我们健康的根本。
中医认为气、血和精是人体的能量源。充盈的气、血和精神使人精神旺盛、体力充沛、才思敏捷、体态匀称;而当这三种能量亏虚时,人体会出现各种“亚健康”症状,如心悸、失眠、健忘、皮疹、手脚冰凉、月经不调、乏力、气短、暖气、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脱发、不停矢气、便秘等。弥补这三种能量的方法是本书的精华,它帮助您内外兼修,标本兼治。
根据中医理论,分辨是哪些脏腑器官出了问题,许多身体的不适都可以通过进补,按摩,改变生活方式,改变饮食结构等方法得到缓解或解决。
关于中医到底科学不科学的争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时期,有很多当时知名学者、政要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觉得中医不科学、中医很糊涂,较之理论周详的西医,中医就被看成是“封建迷信”思想的代表,是“落后愚昧”的典型,应该立即扔进历史的垃圾堆。当时的文化人,以喝酒、吃肉、骂中医作为比较时尚的活动,不管懂不懂中医的人,都站出来骂上两句中医,以示自己追求科学的决心。
漫话中医理论精华 由于中医对人体的认识与西医有差异,甚至有的存在很大的差异,请尽量抛开西医理论先入为主的影响,重新建立一个人体架构。 一、人体的结构 (一)五脏--最重要的维持生命的器官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它们是人体的核心组成,关系可谓亲密无间,谁也离不开谁。一个受难,其他四脏器也跟着遭殃。聪明的人体拥有一套非常精密、科学、高效、智能的运行机制,它会随时根据各种突发情况调节和平衡。往往一个脏器的功能下降了,为了整体的和谐运行,其他四脏器的功能水平也相继有所降低。而一个脏器的功能提高了,为了整体的和谐运行,其他四脏器的功能水平也相继有所提高。可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五脏之间存在着彼此依赖又彼此制约的微妙关系。这个关系不是古人凭空想像出来的,而是根据长期的临床观察和研究摸索出来的。为什么总是说学中医要有悟性呢?就是因为中医的研究方式是依据许多客观存在的真实表现,通过学习者的逻辑推理,继而获得的宝贵知识。即是要将大量的仿佛是巧合一样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并用一整套理论来解释这些联系。在这种不断发现联系,不断解释联系的过程中,中医的基本理论也就逐渐形成了。 在阐述五脏之间的微妙关系时,中医用自然界五种物质来加以解释,希望以此来揭示出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这个理论就是非常经典的五行理论。 五行理论以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人的肺、肝、肾、心、脾,借助这五种元素的特性,进而展示出五脏的关系。 这个五边形的图形,勾连出五种物质的相互关系。五条实线箭头都是由一个元素出发指向另一个元素。比如木,这个图形显示木能促进火的产生,在自然界中木头就是生火取暖的材料;再来看火,这个图形显示火可以促进土的产生,在自然界当中物质经过燃烧之后就化成灰烬了,这灰烬就是土;再来看土,这个图形显示土可以促进金的产生,事实上,金属矿藏大多数都是深埋于地下的。依此类推,这个依存关系是成立的。 古人根据五脏的特点,将他们与这五种物质一一对应,也同样可以解释五脏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实线箭头从一个脏器出发指向另一个脏器,同样代表了一个脏器对另一个脏器的促进生长的作用。依据箭头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到,肝可以促进心的生长,肝的功能提高可以使心的功能加强。依此类推,心可以促进脾的功能提高,脾可以促进肺的功能提高,肺可以促进肾的功能提高,肾又会促进肝的功能提高。它们这种促进关系是井然有序的、次递的,这就是五脏之间的促进关系、依赖关系。 举个例子:中医在调理的时候,面对心方面的症状,不单单是调理心的功能,往往会下很大的力气去帮助病人调理肝的功能。比如心悸,有一部分病人就是因为长期情绪不佳,引起肝的气机不舒畅,导致肝的功能下降了,无法很好地滋养心,继而连累了心,使得病人出现心悸的症状。如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面对这种病人,就事论事的诊断方法就略显得有些无从下手了。围着心脏查一圈,没发现什么异常,只好将病人归为体质虚弱的范围。相比较而言,整体把握、辨证论治的方法会收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五行理论的经典之处,不仅揭示了五脏之间彼此促进、彼此依赖的关系,还阐述了它们的另一种重要关系,就是制约关系。这种制约不是盲目的、随机的,而是固定的、有序的、次递的。 这回换了个五角星。这个五角星图形,体现了五种元素相互制约的关系。五条虚线箭头都是由一个元素出发指向另一个元素。比如木,依照箭头方向,它指向了土就是说古人认为木可以制约土。在自然界中树木确实可以起到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现在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就是因为树木的根系可以固定住土壤。再来看土,依照箭头方向,它指向了水。古人认为土能制约水,这个道理很简单,土壤可以阻挡水流,成语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再来看水,依照箭头方向,它指向了火,就是说水可以制约火。依此类推,这个图形所阐述的制约关系是真实存在的。 同样的元素,还是对应同样的五脏,也就间接的表现出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了。如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肝可以制约脾的功能,避免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脾的功能过于亢盛,打破了五脏之间固有的平衡。同样,脾可以抑制肾的功能,肾可以抑制心的功能,心可以抑制肺的功能,肺又会抑制肝的功能。 例如人们在生气的时候可以清楚的体会到肝对于脾的制约。当人们发怒之后,一般都没有食欲,甚至还会出现腹胀、打嗝。有人会说:我都气饱了,根本吃不下饭。这吃不下饭,就是脾功能受到抑制不思饮食的结果。 由于五脏拥有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这截然不同的两套关系,既避免了五脏之间一味的促进,又避免了一味的抑制,使它们能够真正地实现协调平衡。在中医看来,人之所以生病,多是由于这两套关系被打乱。也就是说,能够保持这两种关系的相互平衡,人就可以健康的生活。
(二)六腑--人体内的重要容器 六腑是指人体内的六个容器:胃、胆、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把它们六位归为一类,是由它们的共同特点决定的。六腑分别承载着食物、消化液和排泄物,人体的气体物质、液体物质和固体物质就运行其中。 六腑和五脏存在对应关系,这就体现出人体的又一种微妙关系--脏和腑的关系。中医将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表里关系,认为五脏更为重要,应该在身体的更深层次,所以称里;六腑虽然也是重要器官,但是与五脏相比较,地位略低一些,中医认为六腑在身体里比较浅表的位置,因此称表。 表里关系说得通俗一些,即上下级关系。其中心与小肠、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肝和胆是一一对应的上下级。这种对应关系永远存在,不会打乱,而且六腑对于其上级--五脏的忠诚度特别高,汉语里有个成语叫肝胆相照,其实就是体现肝和胆亲密无间、荣辱与共的关系。 对于这种表里关系,生活中有不少例子。就说说肝和胆吧,有的人胆囊发生病变,觉得右胁下方不舒服,严重的还会出现胆结石,甚至要摘除胆囊。看上去这一切都是胆的问题,似乎把胆的问题解决了就万事大吉。其实胆只是接受命令的下级,它的功能出现混乱,完全是上级指挥有误。如果上级的功能出现紊乱,下级当然在劫难逃了。因此,中医按照表里关系的理论,遇到胆囊有问题的病人,一定会从它的上级--肝来进行调理,把肝的功能理顺了,胆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二、生理功能 记得第一次读《红楼梦》时,翻开书的第一页,并没有直奔主题,而是首先出现一个巨大的关系图,图中列出了书中主要人物的亲缘关系,荣国府和宁国府老老少少一干人等都排列其中,就像一个族谱一样,把大家的辈份、关系都表示出来,谁是母亲这边的亲戚,谁是父亲这边的亲戚,谁是表兄妹,谁是堂兄妹,都清晰可见。我并不是很在意这个图,认为它可有可无,急急忙忙读起正文来,但是随着故事的层层展开,里面形形色色的人物一个一个粉墨登场,才发现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上百个,一时还真记不清他们的关系,于是又翻过头来重新审视第一页上的关系图。 要想读懂《红楼梦》,了解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固然重要,但是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更可以帮助读者领会人物的性格命运。 在具体介绍每一个器官之前,先解释了一下五脏和六腑的关系,相信会对理解人体的奥秘有很大的帮助。这些成员有平级关系,即便是平级,也存在谁帮助谁,谁压制谁的问题。当然也有上下级关系,这上下级之间也存在着远近亲疏,不是某一个上级都可以随便影响任意一个下级,它们有严格的组织分工和对应关系。 在了解了五脏六腑十一位成员的关系之后,下面我们逐一介绍每一个成员的脾气秉性。
(一)心
心就像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就是君王。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五脏六腑少了谁都不能没有心。 为什么说心的地位举足轻重呢?这要看心的作用。心可以推动血液运行,使血液流到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人体组织的作用。心的功能正常,人体就会血流畅通。如果这种功能不正常了,出现了故障,就会出现脉搏不整齐或者跳动无力的现象,人也会变得脸色苍白,严重的还会出现面色紫暗,胸闷疼痛。生活中可以见到一些老年人,尤其是在夏天,稍微运动一会儿,就面色苍白,大量出汗,显得特别累,这表明心的功能变弱了。面色紫暗,胸闷疼痛,是人体组织器官严重缺血的表现,也是心脏病发作的症状表现。 心还负责人的精神活动。当这种功能正常的时候,人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动作协调;相反,当这种功能异常的时候,人就会出现失眠、多梦、烦躁、意识和思维混乱。临床上一些高烧不退的病人,出现神昏谵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烧得说胡话,就是心功能受到影响之后的表现。还有这样的情况,比如一个人呆坐在某一个地方,不停的、莫名奇妙的发笑,而且注意力也无法集中,这也是精神活动异常的表现。这时候身边的人就要注意了,很可能预示心脏方面的疾病,要赶快去医院检查。 中医认为,可以通过观察舌头了解心的状态。有人经常会舌尖破裂或者舌尖生疮,感觉特别疼,这是心火亢盛的表现。这样的人估计烦心事比较多,比如快要期末考试了,或者工作中遇到很多阻碍等。这时,可以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西医认为,维生素可以调节人体的功能。从中医的角度来讲,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都有滋阴润燥的作用。秋冬季节和早春容易感冒,是因为人体为了抵抗严寒,摄入比较多的肉类等高热量食物,导致体内燥热。而这个季节蔬菜水果相对比较少,导致维生素摄入不足,缺少了维生素的滋阴润燥,体内的平衡很容易被打破,当然也就容易生病。 不仅舌头可以体现心的状态,中医还发现,汗液的变化也能反应心的功能。中医认为,汗液是属于心的液体。正常情况下,出汗是为了散热,降低体温。可是异常的出汗就要引起人们的注意了。我们平时可以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吃饭的时候特别爱出汗。一般人吃饭时只是微微有些发热,顶多后背出一层薄汗,感觉挺暖和的,可是这些人却好像特别热,大汗珠子顺着额头和脖子往下流。其实这可能暗示他的心的功能减弱了。换句话说,就是心气不足,固摄不住汗液,导致大量出汗。这些人可能平时也有气短和乏力的症状,应该予以重视。 心既然这么重要,平时就要多养护心。根据五行理论,红色的食物可以养心,比如西红柿、山楂等。另外,还可以每天按揉劳宫穴2分钟,这是保养心脏的好方法。劳宫穴在手掌心,将手握成空拳,中指所触及的位置就是劳宫穴。每天午后按揉2分钟,可以缓解心的疲劳。 现在许多年轻人爱吃辣椒,甚至顿顿都靠辣椒下饭,否则食之无味。人吃过辣椒之后会觉得气力十足,这是因为辣椒这种红色的食物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使身体获得的新鲜氧气增多,组织器官得到了相对多一些的氧气,可以缓解疲劳。年轻人工作强度比较大,体力消耗大,吃辣椒可以缓解疲劳,得到体力上的补充,所以慢慢地就偏爱吃辣椒了。爱吃辣椒可不是大脑的选择,因为辣椒的口感无论如何谈不上美味,没有人会真正喜欢这个味道。爱吃辣椒应该说是身体的一种选择,它可以暂时性的缓解疲劳。但依靠辣椒缓解疲劳只是权宜之计,不是最好的办法。下一章我会介绍整体提升健康水平的方法。
(二)肝
对于肝的认识,中医和西医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稍微具备一点现代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肝脏在人体的右侧,而中医认为肝在人体的左侧。中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呢?因为当人们发怒的时候,最先感觉到的是左侧胁下胀痛,继而发展为两胁胀痛。如果肝在人体右侧的话,这个生理现象就难以解释得通了。中医根据人体的许多生理现象,总结出肝的功能和作用。 中医认为,肝有贮藏血液的作用,它可以贮存一定量的血,用来供应机体各部分活动时使用。它还可以调解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但是当机体进行剧烈活动,或者情绪激动时,对于血的需求量增大,肝就把自己平时贮存的血液向机体的外周分配,以满足机体需要;当人体处于安静休息状态,情绪稳定的时候,外周的血液需要量减少,这时,相对多余的血液就归藏于肝。肝在这里起到调节阀的作用。 当然,肝对于血量的调节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肝有足够的血量储备。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血量储备,才能进行有效的调节。就像电视剧里面的票号(也就是现在的银行),必须有足够的银两作为储备,才能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挤兑现象。如果东家经营不善,导致票号里无银可兑,那么势必无法维持正常的经营秩序。人体也是如此,有些人血虚,也就是血液总量不足,去医院化验,血色素很可能处在正常值范围的下限,甚至已经是贫血了。这样的人,平时运动量稍微大一些,或者情绪一激动,马上就会出现心慌、气短、心悸的症状。有的女性反应更明显,低头、蹲下一段时间,猛然抬头或者起身,就会感到眼前发黑。这也是血虚的表现,很可能由月经过多造成。肝的储血量不足,无法有效分配血液,人体会相继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 当这种调节功能失常的时候,人体还会出现异常的出血现象。比如吐血、鼻子出血、咯血、女性月经过多等。所以中医有男子看肝,女子看血的说法。这血指的就是女性的月经,同样也是间接的反应肝的功能状态。如果女性月经正常,每月如期而至,并且月经量适中,一般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相反,即便饮食和睡眠都正常,但是月经不规律了,或者时间间隔发生了明显变化,或者月经量发生了明显变化,都预示着身体的正常规律受到干扰,各脏腑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失去了平衡,这可能是疾病的预警信号。提醒女性,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多关注一下自己的生理期,月经持续不规律就要及早调理。我认识一个人,三十多岁患上风湿病,四十多岁又患上甲亢。据她说从二十几岁开始月经就不正常,总是这个月有,下个月没有。当时年轻,也不当回事,还觉得少来几次还避免了不少麻烦,后来体质状况每况愈下……中医是一门大智慧,它指给你一个了解自己的途径。大家都知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给人的错觉好像疾病是一个随机发生的事情,谁碰上了只能认倒霉。其实还有一句至理名言,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似来势汹汹的疾病,都是长期隐患堆积的结果。既然提到了月经问题,我再多说几句,月经失调、痛经、乳房胀痛,这些问题的根源大多都是肝的功能失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学习紧张、工作压力大导致情绪长期处于抑郁、烦躁、焦虑的状态,这些情绪引起肝的功能失调,肝的疏泄功能出现问题,则引发女性的上述不适症状。 肝还负责保持全身气机的通畅。西医没有关于气的理论,气是中医独有的思想。我们平时都有这样的体会,当遇到愤愤不平的事情时,总感觉有一股气往上撞,想发泄出来。这实际上就牵扯到肝的疏泄功能了。如果这种功能正常,人体的气和血通畅无阻,经络通畅,各个器官的活动也正常有序。 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会出现气行不畅的问题,最明显的表现是胸胁、腹部胀痛,甚至呕吐。我们身边可能有这样的同事,他们脾气挺好,为人总是温良恭俭让。实际上,他们不是没有脾气,只是不冲别人发脾气,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他们自己跟自己生气,自己跟自己较劲。电视剧里不是有这样的剧情,别人无端对好好先生一通指责,然后拂袖而去。好好先生独自痛苦,突然感到腹部胀痛,胸胁胀痛,只好用手压住痛处,慢慢的蜷缩着蹲下身,脸上浮现出痛苦的表情……从中医的角度讲,这就是气机运行不畅的表现。
当气机运行不畅逐渐加剧,还会引起血的运行不畅。出现血行不畅时,人会有胸胁刺痛的感觉,就是在这些部位有针刺一般的刺痛感,这是血瘀形成的表现。当然偶而还会有肿块形成,即由无形的瘀阻转化为有形的病理产物。
肝的疏泄功能还体现在促进体内各种液体正常有序的流动上。有一种病叫梅核气,患者感觉像有一个杨梅核卡在嗓子里面,咽也咽不下,咳又咳不出来,梗在喉咙里很不舒服。得这病的人多积极上进,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希望通过不懈努力取得骄人成绩,可是偏偏事事不遂心愿,不管多么努力,总是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时间长了,情绪上就发生了变化,总是比较抑郁,唉声叹气,平时也是闷闷不乐、少言寡语,好像周围的人都得罪了他一样。这是肝气不畅的典型表现,气行不畅导致体液运行不畅,于是就有梅核气产生了。 有一句话叫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中医看来,眼睛是肝的窗户,通过眼睛同样可以反应肝的状态。肝的功能好,眼睛就明亮有神。如果肝的功能不好,会引起眼干、眼涩,眼屎很多,眼泪很黏稠,甚至没有眼泪,试想这样的眼睛如何能有一汪秋水含情脉脉的感觉呢? 如果肝血虚,儿童比较容易近视,老年人容易较早的花眼,视物模糊,眼白浑浊。肝与眼睛一个长在上面,一个长在里面,但是他们又确实存在着联系。这点我深有体会。上高三的时候,有一次无意识的揉眼睛,突然感觉到左眼的上眼皮里面有个软软的小囊泡,直径大约5mm。那时正是复习关键时期,也没有理睬它。可是这小囊泡越来越大,都可以从表面观察到了,只好去医院。我挑选了一家以眼科闻名的西医医院,大夫建议手术。手术很小,也很顺利,一天之后我就正常上课了。这次经历就像小插曲一样,直到上了大学,有一次和宿舍的同学聊天,一个同学偶然间提到她也长过这样的小囊泡。系统学习了中医理论,才领悟到眼睛的问题与肝有着密切的关系。高三的时候,由于升学压力,心情可谓是最低谷,每天睡眠时间少得可怜,面对的都是偏、难、怪的习题和作业。在这种情绪之下,肝的功能会受到影响,体现在眼睑部位的一些腺体分泌失调,形成了囊泡。上了大学,总算松了一口气,心情舒畅了,肝的疏泄功能得以恢复,这个毛病就没再复发。 中医认为,肝与心一同调节人的感情和情绪,肝的功能正常,人就会心情愉快舒畅,反之,人就会唉声叹气、怨天尤人、闷闷不乐、少言寡语,很容易为一点小事情而大发雷霆,甚至暴跳如雷。这些人的情绪非常的亢奋,气势汹汹,就好像决堤的洪水,从撕开的口子喷涌而出。我建议这样的朋友要滋阴柔肝,多吃绿色的食物。按照五行理论,青色对应着肝,蔬菜和水果是柔肝的。还可以按剂量服用维生素B12,它可以明显地缓解抑郁和焦虑。

补气血中医养生智慧的目录

第一章 角落里的钻石
第二章 漫话中医理论精华
一、人体的结构
(一)五脏——最重要的维持生命的器官
(二)六腑——人体内的重要容器
二、生理功能
(一)心
(二)肝
(三)脾
(四)肾
(五)肺
(六)胆
(七)胃
(八)小肠
(九)大肠
(十)膀胱
(十一)三焦
三、经络
第三章 人体的能量基础
一、人体的能量
二、身体不是信用卡
三、我们爱进补
第四章 破解中医理论的玄机
一、阴阳
二、寒热
三、上火
四、五行
第五章 借你一双看懂自己的慧眼
一、察言观色
(一)观察神情
(二)观察面色
(三)观察形体
(四)观察头发
(五)观察耳朵
……
第六章 巧妙治疗亚健康
观察人的精神,面貌,舌头,耳朵,大便,小便,头发,指甲,牙龈等等细微之处,可以快速了解身体的状态。
“气”“血”“精”是我们健康的根本。
中医认为气、血和精是人体的能量源。充盈的气、血和精神使人精神旺盛、体力充沛、才思敏捷、体态匀称;而当这三种能量亏虚时,人体会出现各种“亚健康”症状,如心悸、失眠、健忘、皮疹、手脚冰凉、月经不调、乏力、气短、暖气、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脱发、不停矢气、便秘等。弥补这三种能量的方法是本书的精华,它帮助您内外兼修,标本兼治。
根据中医理论,分辨是哪些脏腑器官出了问题,许多身体的不适都可以通过进补,按摩,改变生活方式,改变饮食结构等方法得到缓解或解决。
关于中医到底科学不科学的争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时期,有很多当时知名学者、政要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觉得中医不科学、中医很糊涂,较之理论周详的西医,中医就被看成是“封建迷信”思想的代表,是“落后愚昧”的典型,应该立即扔进历史的垃圾堆。当时的文化人,以喝酒、吃肉、骂中医作为比较时尚的活动,不管懂不懂中医的人,都站出来骂上两句中医,以示自己追求科学的决心。
漫话中医理论精华 由于中医对人体的认识与西医有差异,甚至有的存在很大的差异,请尽量抛开西医理论先入为主的影响,重新建立一个人体架构。 一、人体的结构 (一)五脏--最重要的维持生命的器官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它们是人体的核心组成,关系可谓亲密无间,谁也离不开谁。一个受难,其他四脏器也跟着遭殃。聪明的人体拥有一套非常精密、科学、高效、智能的运行机制,它会随时根据各种突发情况调节和平衡。往往一个脏器的功能下降了,为了整体的和谐运行,其他四脏器的功能水平也相继有所降低。而一个脏器的功能提高了,为了整体的和谐运行,其他四脏器的功能水平也相继有所提高。可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五脏之间存在着彼此依赖又彼此制约的微妙关系。这个关系不是古人凭空想像出来的,而是根据长期的临床观察和研究摸索出来的。为什么总是说学中医要有悟性呢?就是因为中医的研究方式是依据许多客观存在的真实表现,通过学习者的逻辑推理,继而获得的宝贵知识。即是要将大量的仿佛是巧合一样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并用一整套理论来解释这些联系。在这种不断发现联系,不断解释联系的过程中,中医的基本理论也就逐渐形成了。 在阐述五脏之间的微妙关系时,中医用自然界五种物质来加以解释,希望以此来揭示出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这个理论就是非常经典的五行理论。 五行理论以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人的肺、肝、肾、心、脾,借助这五种元素的特性,进而展示出五脏的关系。 这个五边形的图形,勾连出五种物质的相互关系。五条实线箭头都是由一个元素出发指向另一个元素。比如木,这个图形显示木能促进火的产生,在自然界中木头就是生火取暖的材料;再来看火,这个图形显示火可以促进土的产生,在自然界当中物质经过燃烧之后就化成灰烬了,这灰烬就是土;再来看土,这个图形显示土可以促进金的产生,事实上,金属矿藏大多数都是深埋于地下的。依此类推,这个依存关系是成立的。 古人根据五脏的特点,将他们与这五种物质一一对应,也同样可以解释五脏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实线箭头从一个脏器出发指向另一个脏器,同样代表了一个脏器对另一个脏器的促进生长的作用。依据箭头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到,肝可以促进心的生长,肝的功能提高可以使心的功能加强。依此类推,心可以促进脾的功能提高,脾可以促进肺的功能提高,肺可以促进肾的功能提高,肾又会促进肝的功能提高。它们这种促进关系是井然有序的、次递的,这就是五脏之间的促进关系、依赖关系。 举个例子:中医在调理的时候,面对心方面的症状,不单单是调理心的功能,往往会下很大的力气去帮助病人调理肝的功能。比如心悸,有一部分病人就是因为长期情绪不佳,引起肝的气机不舒畅,导致肝的功能下降了,无法很好地滋养心,继而连累了心,使得病人出现心悸的症状。如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面对这种病人,就事论事的诊断方法就略显得有些无从下手了。围着心脏查一圈,没发现什么异常,只好将病人归为体质虚弱的范围。相比较而言,整体把握、辨证论治的方法会收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五行理论的经典之处,不仅揭示了五脏之间彼此促进、彼此依赖的关系,还阐述了它们的另一种重要关系,就是制约关系。这种制约不是盲目的、随机的,而是固定的、有序的、次递的。 这回换了个五角星。这个五角星图形,体现了五种元素相互制约的关系。五条虚线箭头都是由一个元素出发指向另一个元素。比如木,依照箭头方向,它指向了土就是说古人认为木可以制约土。在自然界中树木确实可以起到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现在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就是因为树木的根系可以固定住土壤。再来看土,依照箭头方向,它指向了水。古人认为土能制约水,这个道理很简单,土壤可以阻挡水流,成语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再来看水,依照箭头方向,它指向了火,就是说水可以制约火。依此类推,这个图形所阐述的制约关系是真实存在的。 同样的元素,还是对应同样的五脏,也就间接的表现出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了。如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肝可以制约脾的功能,避免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脾的功能过于亢盛,打破了五脏之间固有的平衡。同样,脾可以抑制肾的功能,肾可以抑制心的功能,心可以抑制肺的功能,肺又会抑制肝的功能。 例如人们在生气的时候可以清楚的体会到肝对于脾的制约。当人们发怒之后,一般都没有食欲,甚至还会出现腹胀、打嗝。有人会说:我都气饱了,根本吃不下饭。这吃不下饭,就是脾功能受到抑制不思饮食的结果。 由于五脏拥有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这截然不同的两套关系,既避免了五脏之间一味的促进,又避免了一味的抑制,使它们能够真正地实现协调平衡。在中医看来,人之所以生病,多是由于这两套关系被打乱。也就是说,能够保持这两种关系的相互平衡,人就可以健康的生活。
(二)六腑--人体内的重要容器 六腑是指人体内的六个容器:胃、胆、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把它们六位归为一类,是由它们的共同特点决定的。六腑分别承载着食物、消化液和排泄物,人体的气体物质、液体物质和固体物质就运行其中。 六腑和五脏存在对应关系,这就体现出人体的又一种微妙关系--脏和腑的关系。中医将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表里关系,认为五脏更为重要,应该在身体的更深层次,所以称里;六腑虽然也是重要器官,但是与五脏相比较,地位略低一些,中医认为六腑在身体里比较浅表的位置,因此称表。 表里关系说得通俗一些,即上下级关系。其中心与小肠、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肝和胆是一一对应的上下级。这种对应关系永远存在,不会打乱,而且六腑对于其上级--五脏的忠诚度特别高,汉语里有个成语叫肝胆相照,其实就是体现肝和胆亲密无间、荣辱与共的关系。 对于这种表里关系,生活中有不少例子。就说说肝和胆吧,有的人胆囊发生病变,觉得右胁下方不舒服,严重的还会出现胆结石,甚至要摘除胆囊。看上去这一切都是胆的问题,似乎把胆的问题解决了就万事大吉。其实胆只是接受命令的下级,它的功能出现混乱,完全是上级指挥有误。如果上级的功能出现紊乱,下级当然在劫难逃了。因此,中医按照表里关系的理论,遇到胆囊有问题的病人,一定会从它的上级--肝来进行调理,把肝的功能理顺了,胆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二、生理功能 记得第一次读《红楼梦》时,翻开书的第一页,并没有直奔主题,而是首先出现一个巨大的关系图,图中列出了书中主要人物的亲缘关系,荣国府和宁国府老老少少一干人等都排列其中,就像一个族谱一样,把大家的辈份、关系都表示出来,谁是母亲这边的亲戚,谁是父亲这边的亲戚,谁是表兄妹,谁是堂兄妹,都清晰可见。我并不是很在意这个图,认为它可有可无,急急忙忙读起正文来,但是随着故事的层层展开,里面形形色色的人物一个一个粉墨登场,才发现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上百个,一时还真记不清他们的关系,于是又翻过头来重新审视第一页上的关系图。 要想读懂《红楼梦》,了解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固然重要,但是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更可以帮助读者领会人物的性格命运。 在具体介绍每一个器官之前,先解释了一下五脏和六腑的关系,相信会对理解人体的奥秘有很大的帮助。这些成员有平级关系,即便是平级,也存在谁帮助谁,谁压制谁的问题。当然也有上下级关系,这上下级之间也存在着远近亲疏,不是某一个上级都可以随便影响任意一个下级,它们有严格的组织分工和对应关系。 在了解了五脏六腑十一位成员的关系之后,下面我们逐一介绍每一个成员的脾气秉性。
(一)心
心就像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就是君王。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五脏六腑少了谁都不能没有心。 为什么说心的地位举足轻重呢?这要看心的作用。心可以推动血液运行,使血液流到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人体组织的作用。心的功能正常,人体就会血流畅通。如果这种功能不正常了,出现了故障,就会出现脉搏不整齐或者跳动无力的现象,人也会变得脸色苍白,严重的还会出现面色紫暗,胸闷疼痛。生活中可以见到一些老年人,尤其是在夏天,稍微运动一会儿,就面色苍白,大量出汗,显得特别累,这表明心的功能变弱了。面色紫暗,胸闷疼痛,是人体组织器官严重缺血的表现,也是心脏病发作的症状表现。 心还负责人的精神活动。当这种功能正常的时候,人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动作协调;相反,当这种功能异常的时候,人就会出现失眠、多梦、烦躁、意识和思维混乱。临床上一些高烧不退的病人,出现神昏谵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烧得说胡话,就是心功能受到影响之后的表现。还有这样的情况,比如一个人呆坐在某一个地方,不停的、莫名奇妙的发笑,而且注意力也无法集中,这也是精神活动异常的表现。这时候身边的人就要注意了,很可能预示心脏方面的疾病,要赶快去医院检查。 中医认为,可以通过观察舌头了解心的状态。有人经常会舌尖破裂或者舌尖生疮,感觉特别疼,这是心火亢盛的表现。这样的人估计烦心事比较多,比如快要期末考试了,或者工作中遇到很多阻碍等。这时,可以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西医认为,维生素可以调节人体的功能。从中医的角度来讲,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都有滋阴润燥的作用。秋冬季节和早春容易感冒,是因为人体为了抵抗严寒,摄入比较多的肉类等高热量食物,导致体内燥热。而这个季节蔬菜水果相对比较少,导致维生素摄入不足,缺少了维生素的滋阴润燥,体内的平衡很容易被打破,当然也就容易生病。 不仅舌头可以体现心的状态,中医还发现,汗液的变化也能反应心的功能。中医认为,汗液是属于心的液体。正常情况下,出汗是为了散热,降低体温。可是异常的出汗就要引起人们的注意了。我们平时可以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吃饭的时候特别爱出汗。一般人吃饭时只是微微有些发热,顶多后背出一层薄汗,感觉挺暖和的,可是这些人却好像特别热,大汗珠子顺着额头和脖子往下流。其实这可能暗示他的心的功能减弱了。换句话说,就是心气不足,固摄不住汗液,导致大量出汗。这些人可能平时也有气短和乏力的症状,应该予以重视。 心既然这么重要,平时就要多养护心。根据五行理论,红色的食物可以养心,比如西红柿、山楂等。另外,还可以每天按揉劳宫穴2分钟,这是保养心脏的好方法。劳宫穴在手掌心,将手握成空拳,中指所触及的位置就是劳宫穴。每天午后按揉2分钟,可以缓解心的疲劳。 现在许多年轻人爱吃辣椒,甚至顿顿都靠辣椒下饭,否则食之无味。人吃过辣椒之后会觉得气力十足,这是因为辣椒这种红色的食物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使身体获得的新鲜氧气增多,组织器官得到了相对多一些的氧气,可以缓解疲劳。年轻人工作强度比较大,体力消耗大,吃辣椒可以缓解疲劳,得到体力上的补充,所以慢慢地就偏爱吃辣椒了。爱吃辣椒可不是大脑的选择,因为辣椒的口感无论如何谈不上美味,没有人会真正喜欢这个味道。爱吃辣椒应该说是身体的一种选择,它可以暂时性的缓解疲劳。但依靠辣椒缓解疲劳只是权宜之计,不是最好的办法。下一章我会介绍整体提升健康水平的方法。
(二)肝
对于肝的认识,中医和西医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稍微具备一点现代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肝脏在人体的右侧,而中医认为肝在人体的左侧。中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呢?因为当人们发怒的时候,最先感觉到的是左侧胁下胀痛,继而发展为两胁胀痛。如果肝在人体右侧的话,这个生理现象就难以解释得通了。中医根据人体的许多生理现象,总结出肝的功能和作用。 中医认为,肝有贮藏血液的作用,它可以贮存一定量的血,用来供应机体各部分活动时使用。它还可以调解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但是当机体进行剧烈活动,或者情绪激动时,对于血的需求量增大,肝就把自己平时贮存的血液向机体的外周分配,以满足机体需要;当人体处于安静休息状态,情绪稳定的时候,外周的血液需要量减少,这时,相对多余的血液就归藏于肝。肝在这里起到调节阀的作用。 当然,肝对于血量的调节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肝有足够的血量储备。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血量储备,才能进行有效的调节。就像电视剧里面的票号(也就是现在的银行),必须有足够的银两作为储备,才能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挤兑现象。如果东家经营不善,导致票号里无银可兑,那么势必无法维持正常的经营秩序。人体也是如此,有些人血虚,也就是血液总量不足,去医院化验,血色素很可能处在正常值范围的下限,甚至已经是贫血了。这样的人,平时运动量稍微大一些,或者情绪一激动,马上就会出现心慌、气短、心悸的症状。有的女性反应更明显,低头、蹲下一段时间,猛然抬头或者起身,就会感到眼前发黑。这也是血虚的表现,很可能由月经过多造成。肝的储血量不足,无法有效分配血液,人体会相继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 当这种调节功能失常的时候,人体还会出现异常的出血现象。比如吐血、鼻子出血、咯血、女性月经过多等。所以中医有男子看肝,女子看血的说法。这血指的就是女性的月经,同样也是间接的反应肝的功能状态。如果女性月经正常,每月如期而至,并且月经量适中,一般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相反,即便饮食和睡眠都正常,但是月经不规律了,或者时间间隔发生了明显变化,或者月经量发生了明显变化,都预示着身体的正常规律受到干扰,各脏腑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失去了平衡,这可能是疾病的预警信号。提醒女性,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多关注一下自己的生理期,月经持续不规律就要及早调理。我认识一个人,三十多岁患上风湿病,四十多岁又患上甲亢。据她说从二十几岁开始月经就不正常,总是这个月有,下个月没有。当时年轻,也不当回事,还觉得少来几次还避免了不少麻烦,后来体质状况每况愈下……中医是一门大智慧,它指给你一个了解自己的途径。大家都知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给人的错觉好像疾病是一个随机发生的事情,谁碰上了只能认倒霉。其实还有一句至理名言,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似来势汹汹的疾病,都是长期隐患堆积的结果。既然提到了月经问题,我再多说几句,月经失调、痛经、乳房胀痛,这些问题的根源大多都是肝的功能失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学习紧张、工作压力大导致情绪长期处于抑郁、烦躁、焦虑的状态,这些情绪引起肝的功能失调,肝的疏泄功能出现问题,则引发女性的上述不适症状。 肝还负责保持全身气机的通畅。西医没有关于气的理论,气是中医独有的思想。我们平时都有这样的体会,当遇到愤愤不平的事情时,总感觉有一股气往上撞,想发泄出来。这实际上就牵扯到肝的疏泄功能了。如果这种功能正常,人体的气和血通畅无阻,经络通畅,各个器官的活动也正常有序。 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会出现气行不畅的问题,最明显的表现是胸胁、腹部胀痛,甚至呕吐。我们身边可能有这样的同事,他们脾气挺好,为人总是温良恭俭让。实际上,他们不是没有脾气,只是不冲别人发脾气,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他们自己跟自己生气,自己跟自己较劲。电视剧里不是有这样的剧情,别人无端对好好先生一通指责,然后拂袖而去。好好先生独自痛苦,突然感到腹部胀痛,胸胁胀痛,只好用手压住痛处,慢慢的蜷缩着蹲下身,脸上浮现出痛苦的表情……从中医的角度讲,这就是气机运行不畅的表现。
当气机运行不畅逐渐加剧,还会引起血的运行不畅。出现血行不畅时,人会有胸胁刺痛的感觉,就是在这些部位有针刺一般的刺痛感,这是血瘀形成的表现。当然偶而还会有肿块形成,即由无形的瘀阻转化为有形的病理产物。
肝的疏泄功能还体现在促进体内各种液体正常有序的流动上。有一种病叫梅核气,患者感觉像有一个杨梅核卡在嗓子里面,咽也咽不下,咳又咳不出来,梗在喉咙里很不舒服。得这病的人多积极上进,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希望通过不懈努力取得骄人成绩,可是偏偏事事不遂心愿,不管多么努力,总是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时间长了,情绪上就发生了变化,总是比较抑郁,唉声叹气,平时也是闷闷不乐、少言寡语,好像周围的人都得罪了他一样。这是肝气不畅的典型表现,气行不畅导致体液运行不畅,于是就有梅核气产生了。 有一句话叫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中医看来,眼睛是肝的窗户,通过眼睛同样可以反应肝的状态。肝的功能好,眼睛就明亮有神。如果肝的功能不好,会引起眼干、眼涩,眼屎很多,眼泪很黏稠,甚至没有眼泪,试想这样的眼睛如何能有一汪秋水含情脉脉的感觉呢? 如果肝血虚,儿童比较容易近视,老年人容易较早的花眼,视物模糊,眼白浑浊。肝与眼睛一个长在上面,一个长在里面,但是他们又确实存在着联系。这点我深有体会。上高三的时候,有一次无意识的揉眼睛,突然感觉到左眼的上眼皮里面有个软软的小囊泡,直径大约5mm。那时正是复习关键时期,也没有理睬它。可是这小囊泡越来越大,都可以从表面观察到了,只好去医院。我挑选了一家以眼科闻名的西医医院,大夫建议手术。手术很小,也很顺利,一天之后我就正常上课了。这次经历就像小插曲一样,直到上了大学,有一次和宿舍的同学聊天,一个同学偶然间提到她也长过这样的小囊泡。系统学习了中医理论,才领悟到眼睛的问题与肝有着密切的关系。高三的时候,由于升学压力,心情可谓是最低谷,每天睡眠时间少得可怜,面对的都是偏、难、怪的习题和作业。在这种情绪之下,肝的功能会受到影响,体现在眼睑部位的一些腺体分泌失调,形成了囊泡。上了大学,总算松了一口气,心情舒畅了,肝的疏泄功能得以恢复,这个毛病就没再复发。 中医认为,肝与心一同调节人的感情和情绪,肝的功能正常,人就会心情愉快舒畅,反之,人就会唉声叹气、怨天尤人、闷闷不乐、少言寡语,很容易为一点小事情而大发雷霆,甚至暴跳如雷。这些人的情绪非常的亢奋,气势汹汹,就好像决堤的洪水,从撕开的口子喷涌而出。我建议这样的朋友要滋阴柔肝,多吃绿色的食物。按照五行理论,青色对应着肝,蔬菜和水果是柔肝的。还可以按剂量服用维生素B12,它可以明显地缓解抑郁和焦虑。

补气血中医养生智慧的目录

第一章 角落里的钻石
第二章 漫话中医理论精华
一、人体的结构
(一)五脏——最重要的维持生命的器官
(二)六腑——人体内的重要容器
二、生理功能
(一)心
(二)肝
(三)脾
(四)肾
(五)肺
(六)胆
(七)胃
(八)小肠
(九)大肠
(十)膀胱
(十一)三焦
三、经络
第三章 人体的能量基础
一、人体的能量
二、身体不是信用卡
三、我们爱进补
第四章 破解中医理论的玄机
一、阴阳
二、寒热
三、上火
四、五行
第五章 借你一双看懂自己的慧眼
一、察言观色
(一)观察神情
(二)观察面色
(三)观察形体
(四)观察头发
(五)观察耳朵
……
第六章 巧妙治疗亚健康
观察人的精神,面貌,舌头,耳朵,大便,小便,头发,指甲,牙龈等等细微之处,可以快速了解身体的状态。
“气”“血”“精”是我们健康的根本。
中医认为气、血和精是人体的能量源。充盈的气、血和精神使人精神旺盛、体力充沛、才思敏捷、体态匀称;而当这三种能量亏虚时,人体会出现各种“亚健康”症状,如心悸、失眠、健忘、皮疹、手脚冰凉、月经不调、乏力、气短、暖气、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脱发、不停矢气、便秘等。弥补这三种能量的方法是本书的精华,它帮助您内外兼修,标本兼治。
根据中医理论,分辨是哪些脏腑器官出了问题,许多身体的不适都可以通过进补,按摩,改变生活方式,改变饮食结构等方法得到缓解或解决。
关于中医到底科学不科学的争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时期,有很多当时知名学者、政要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觉得中医不科学、中医很糊涂,较之理论周详的西医,中医就被看成是“封建迷信”思想的代表,是“落后愚昧”的典型,应该立即扔进历史的垃圾堆。当时的文化人,以喝酒、吃肉、骂中医作为比较时尚的活动,不管懂不懂中医的人,都站出来骂上两句中医,以示自己追求科学的决心。
漫话中医理论精华 由于中医对人体的认识与西医有差异,甚至有的存在很大的差异,请尽量抛开西医理论先入为主的影响,重新建立一个人体架构。 一、人体的结构 (一)五脏--最重要的维持生命的器官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它们是人体的核心组成,关系可谓亲密无间,谁也离不开谁。一个受难,其他四脏器也跟着遭殃。聪明的人体拥有一套非常精密、科学、高效、智能的运行机制,它会随时根据各种突发情况调节和平衡。往往一个脏器的功能下降了,为了整体的和谐运行,其他四脏器的功能水平也相继有所降低。而一个脏器的功能提高了,为了整体的和谐运行,其他四脏器的功能水平也相继有所提高。可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五脏之间存在着彼此依赖又彼此制约的微妙关系。这个关系不是古人凭空想像出来的,而是根据长期的临床观察和研究摸索出来的。为什么总是说学中医要有悟性呢?就是因为中医的研究方式是依据许多客观存在的真实表现,通过学习者的逻辑推理,继而获得的宝贵知识。即是要将大量的仿佛是巧合一样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并用一整套理论来解释这些联系。在这种不断发现联系,不断解释联系的过程中,中医的基本理论也就逐渐形成了。 在阐述五脏之间的微妙关系时,中医用自然界五种物质来加以解释,希望以此来揭示出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这个理论就是非常经典的五行理论。 五行理论以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人的肺、肝、肾、心、脾,借助这五种元素的特性,进而展示出五脏的关系。 这个五边形的图形,勾连出五种物质的相互关系。五条实线箭头都是由一个元素出发指向另一个元素。比如木,这个图形显示木能促进火的产生,在自然界中木头就是生火取暖的材料;再来看火,这个图形显示火可以促进土的产生,在自然界当中物质经过燃烧之后就化成灰烬了,这灰烬就是土;再来看土,这个图形显示土可以促进金的产生,事实上,金属矿藏大多数都是深埋于地下的。依此类推,这个依存关系是成立的。 古人根据五脏的特点,将他们与这五种物质一一对应,也同样可以解释五脏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实线箭头从一个脏器出发指向另一个脏器,同样代表了一个脏器对另一个脏器的促进生长的作用。依据箭头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到,肝可以促进心的生长,肝的功能提高可以使心的功能加强。依此类推,心可以促进脾的功能提高,脾可以促进肺的功能提高,肺可以促进肾的功能提高,肾又会促进肝的功能提高。它们这种促进关系是井然有序的、次递的,这就是五脏之间的促进关系、依赖关系。 举个例子:中医在调理的时候,面对心方面的症状,不单单是调理心的功能,往往会下很大的力气去帮助病人调理肝的功能。比如心悸,有一部分病人就是因为长期情绪不佳,引起肝的气机不舒畅,导致肝的功能下降了,无法很好地滋养心,继而连累了心,使得病人出现心悸的症状。如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面对这种病人,就事论事的诊断方法就略显得有些无从下手了。围着心脏查一圈,没发现什么异常,只好将病人归为体质虚弱的范围。相比较而言,整体把握、辨证论治的方法会收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五行理论的经典之处,不仅揭示了五脏之间彼此促进、彼此依赖的关系,还阐述了它们的另一种重要关系,就是制约关系。这种制约不是盲目的、随机的,而是固定的、有序的、次递的。 这回换了个五角星。这个五角星图形,体现了五种元素相互制约的关系。五条虚线箭头都是由一个元素出发指向另一个元素。比如木,依照箭头方向,它指向了土就是说古人认为木可以制约土。在自然界中树木确实可以起到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现在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就是因为树木的根系可以固定住土壤。再来看土,依照箭头方向,它指向了水。古人认为土能制约水,这个道理很简单,土壤可以阻挡水流,成语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再来看水,依照箭头方向,它指向了火,就是说水可以制约火。依此类推,这个图形所阐述的制约关系是真实存在的。 同样的元素,还是对应同样的五脏,也就间接的表现出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了。如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肝可以制约脾的功能,避免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脾的功能过于亢盛,打破了五脏之间固有的平衡。同样,脾可以抑制肾的功能,肾可以抑制心的功能,心可以抑制肺的功能,肺又会抑制肝的功能。 例如人们在生气的时候可以清楚的体会到肝对于脾的制约。当人们发怒之后,一般都没有食欲,甚至还会出现腹胀、打嗝。有人会说:我都气饱了,根本吃不下饭。这吃不下饭,就是脾功能受到抑制不思饮食的结果。 由于五脏拥有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这截然不同的两套关系,既避免了五脏之间一味的促进,又避免了一味的抑制,使它们能够真正地实现协调平衡。在中医看来,人之所以生病,多是由于这两套关系被打乱。也就是说,能够保持这两种关系的相互平衡,人就可以健康的生活。
(二)六腑--人体内的重要容器 六腑是指人体内的六个容器:胃、胆、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把它们六位归为一类,是由它们的共同特点决定的。六腑分别承载着食物、消化液和排泄物,人体的气体物质、液体物质和固体物质就运行其中。 六腑和五脏存在对应关系,这就体现出人体的又一种微妙关系--脏和腑的关系。中医将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表里关系,认为五脏更为重要,应该在身体的更深层次,所以称里;六腑虽然也是重要器官,但是与五脏相比较,地位略低一些,中医认为六腑在身体里比较浅表的位置,因此称表。 表里关系说得通俗一些,即上下级关系。其中心与小肠、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肝和胆是一一对应的上下级。这种对应关系永远存在,不会打乱,而且六腑对于其上级--五脏的忠诚度特别高,汉语里有个成语叫肝胆相照,其实就是体现肝和胆亲密无间、荣辱与共的关系。 对于这种表里关系,生活中有不少例子。就说说肝和胆吧,有的人胆囊发生病变,觉得右胁下方不舒服,严重的还会出现胆结石,甚至要摘除胆囊。看上去这一切都是胆的问题,似乎把胆的问题解决了就万事大吉。其实胆只是接受命令的下级,它的功能出现混乱,完全是上级指挥有误。如果上级的功能出现紊乱,下级当然在劫难逃了。因此,中医按照表里关系的理论,遇到胆囊有问题的病人,一定会从它的上级--肝来进行调理,把肝的功能理顺了,胆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二、生理功能 记得第一次读《红楼梦》时,翻开书的第一页,并没有直奔主题,而是首先出现一个巨大的关系图,图中列出了书中主要人物的亲缘关系,荣国府和宁国府老老少少一干人等都排列其中,就像一个族谱一样,把大家的辈份、关系都表示出来,谁是母亲这边的亲戚,谁是父亲这边的亲戚,谁是表兄妹,谁是堂兄妹,都清晰可见。我并不是很在意这个图,认为它可有可无,急急忙忙读起正文来,但是随着故事的层层展开,里面形形色色的人物一个一个粉墨登场,才发现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上百个,一时还真记不清他们的关系,于是又翻过头来重新审视第一页上的关系图。 要想读懂《红楼梦》,了解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固然重要,但是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更可以帮助读者领会人物的性格命运。 在具体介绍每一个器官之前,先解释了一下五脏和六腑的关系,相信会对理解人体的奥秘有很大的帮助。这些成员有平级关系,即便是平级,也存在谁帮助谁,谁压制谁的问题。当然也有上下级关系,这上下级之间也存在着远近亲疏,不是某一个上级都可以随便影响任意一个下级,它们有严格的组织分工和对应关系。 在了解了五脏六腑十一位成员的关系之后,下面我们逐一介绍每一个成员的脾气秉性。
(一)心
心就像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就是君王。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五脏六腑少了谁都不能没有心。 为什么说心的地位举足轻重呢?这要看心的作用。心可以推动血液运行,使血液流到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人体组织的作用。心的功能正常,人体就会血流畅通。如果这种功能不正常了,出现了故障,就会出现脉搏不整齐或者跳动无力的现象,人也会变得脸色苍白,严重的还会出现面色紫暗,胸闷疼痛。生活中可以见到一些老年人,尤其是在夏天,稍微运动一会儿,就面色苍白,大量出汗,显得特别累,这表明心的功能变弱了。面色紫暗,胸闷疼痛,是人体组织器官严重缺血的表现,也是心脏病发作的症状表现。 心还负责人的精神活动。当这种功能正常的时候,人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动作协调;相反,当这种功能异常的时候,人就会出现失眠、多梦、烦躁、意识和思维混乱。临床上一些高烧不退的病人,出现神昏谵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烧得说胡话,就是心功能受到影响之后的表现。还有这样的情况,比如一个人呆坐在某一个地方,不停的、莫名奇妙的发笑,而且注意力也无法集中,这也是精神活动异常的表现。这时候身边的人就要注意了,很可能预示心脏方面的疾病,要赶快去医院检查。 中医认为,可以通过观察舌头了解心的状态。有人经常会舌尖破裂或者舌尖生疮,感觉特别疼,这是心火亢盛的表现。这样的人估计烦心事比较多,比如快要期末考试了,或者工作中遇到很多阻碍等。这时,可以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西医认为,维生素可以调节人体的功能。从中医的角度来讲,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都有滋阴润燥的作用。秋冬季节和早春容易感冒,是因为人体为了抵抗严寒,摄入比较多的肉类等高热量食物,导致体内燥热。而这个季节蔬菜水果相对比较少,导致维生素摄入不足,缺少了维生素的滋阴润燥,体内的平衡很容易被打破,当然也就容易生病。 不仅舌头可以体现心的状态,中医还发现,汗液的变化也能反应心的功能。中医认为,汗液是属于心的液体。正常情况下,出汗是为了散热,降低体温。可是异常的出汗就要引起人们的注意了。我们平时可以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吃饭的时候特别爱出汗。一般人吃饭时只是微微有些发热,顶多后背出一层薄汗,感觉挺暖和的,可是这些人却好像特别热,大汗珠子顺着额头和脖子往下流。其实这可能暗示他的心的功能减弱了。换句话说,就是心气不足,固摄不住汗液,导致大量出汗。这些人可能平时也有气短和乏力的症状,应该予以重视。 心既然这么重要,平时就要多养护心。根据五行理论,红色的食物可以养心,比如西红柿、山楂等。另外,还可以每天按揉劳宫穴2分钟,这是保养心脏的好方法。劳宫穴在手掌心,将手握成空拳,中指所触及的位置就是劳宫穴。每天午后按揉2分钟,可以缓解心的疲劳。 现在许多年轻人爱吃辣椒,甚至顿顿都靠辣椒下饭,否则食之无味。人吃过辣椒之后会觉得气力十足,这是因为辣椒这种红色的食物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使身体获得的新鲜氧气增多,组织器官得到了相对多一些的氧气,可以缓解疲劳。年轻人工作强度比较大,体力消耗大,吃辣椒可以缓解疲劳,得到体力上的补充,所以慢慢地就偏爱吃辣椒了。爱吃辣椒可不是大脑的选择,因为辣椒的口感无论如何谈不上美味,没有人会真正喜欢这个味道。爱吃辣椒应该说是身体的一种选择,它可以暂时性的缓解疲劳。但依靠辣椒缓解疲劳只是权宜之计,不是最好的办法。下一章我会介绍整体提升健康水平的方法。
(二)肝
对于肝的认识,中医和西医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稍微具备一点现代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肝脏在人体的右侧,而中医认为肝在人体的左侧。中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呢?因为当人们发怒的时候,最先感觉到的是左侧胁下胀痛,继而发展为两胁胀痛。如果肝在人体右侧的话,这个生理现象就难以解释得通了。中医根据人体的许多生理现象,总结出肝的功能和作用。 中医认为,肝有贮藏血液的作用,它可以贮存一定量的血,用来供应机体各部分活动时使用。它还可以调解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但是当机体进行剧烈活动,或者情绪激动时,对于血的需求量增大,肝就把自己平时贮存的血液向机体的外周分配,以满足机体需要;当人体处于安静休息状态,情绪稳定的时候,外周的血液需要量减少,这时,相对多余的血液就归藏于肝。肝在这里起到调节阀的作用。 当然,肝对于血量的调节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肝有足够的血量储备。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血量储备,才能进行有效的调节。就像电视剧里面的票号(也就是现在的银行),必须有足够的银两作为储备,才能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挤兑现象。如果东家经营不善,导致票号里无银可兑,那么势必无法维持正常的经营秩序。人体也是如此,有些人血虚,也就是血液总量不足,去医院化验,血色素很可能处在正常值范围的下限,甚至已经是贫血了。这样的人,平时运动量稍微大一些,或者情绪一激动,马上就会出现心慌、气短、心悸的症状。有的女性反应更明显,低头、蹲下一段时间,猛然抬头或者起身,就会感到眼前发黑。这也是血虚的表现,很可能由月经过多造成。肝的储血量不足,无法有效分配血液,人体会相继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 当这种调节功能失常的时候,人体还会出现异常的出血现象。比如吐血、鼻子出血、咯血、女性月经过多等。所以中医有男子看肝,女子看血的说法。这血指的就是女性的月经,同样也是间接的反应肝的功能状态。如果女性月经正常,每月如期而至,并且月经量适中,一般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相反,即便饮食和睡眠都正常,但是月经不规律了,或者时间间隔发生了明显变化,或者月经量发生了明显变化,都预示着身体的正常规律受到干扰,各脏腑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失去了平衡,这可能是疾病的预警信号。提醒女性,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多关注一下自己的生理期,月经持续不规律就要及早调理。我认识一个人,三十多岁患上风湿病,四十多岁又患上甲亢。据她说从二十几岁开始月经就不正常,总是这个月有,下个月没有。当时年轻,也不当回事,还觉得少来几次还避免了不少麻烦,后来体质状况每况愈下……中医是一门大智慧,它指给你一个了解自己的途径。大家都知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给人的错觉好像疾病是一个随机发生的事情,谁碰上了只能认倒霉。其实还有一句至理名言,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似来势汹汹的疾病,都是长期隐患堆积的结果。既然提到了月经问题,我再多说几句,月经失调、痛经、乳房胀痛,这些问题的根源大多都是肝的功能失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学习紧张、工作压力大导致情绪长期处于抑郁、烦躁、焦虑的状态,这些情绪引起肝的功能失调,肝的疏泄功能出现问题,则引发女性的上述不适症状。 肝还负责保持全身气机的通畅。西医没有关于气的理论,气是中医独有的思想。我们平时都有这样的体会,当遇到愤愤不平的事情时,总感觉有一股气往上撞,想发泄出来。这实际上就牵扯到肝的疏泄功能了。如果这种功能正常,人体的气和血通畅无阻,经络通畅,各个器官的活动也正常有序。 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会出现气行不畅的问题,最明显的表现是胸胁、腹部胀痛,甚至呕吐。我们身边可能有这样的同事,他们脾气挺好,为人总是温良恭俭让。实际上,他们不是没有脾气,只是不冲别人发脾气,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他们自己跟自己生气,自己跟自己较劲。电视剧里不是有这样的剧情,别人无端对好好先生一通指责,然后拂袖而去。好好先生独自痛苦,突然感到腹部胀痛,胸胁胀痛,只好用手压住痛处,慢慢的蜷缩着蹲下身,脸上浮现出痛苦的表情……从中医的角度讲,这就是气机运行不畅的表现。
当气机运行不畅逐渐加剧,还会引起血的运行不畅。出现血行不畅时,人会有胸胁刺痛的感觉,就是在这些部位有针刺一般的刺痛感,这是血瘀形成的表现。当然偶而还会有肿块形成,即由无形的瘀阻转化为有形的病理产物。
肝的疏泄功能还体现在促进体内各种液体正常有序的流动上。有一种病叫梅核气,患者感觉像有一个杨梅核卡在嗓子里面,咽也咽不下,咳又咳不出来,梗在喉咙里很不舒服。得这病的人多积极上进,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希望通过不懈努力取得骄人成绩,可是偏偏事事不遂心愿,不管多么努力,总是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时间长了,情绪上就发生了变化,总是比较抑郁,唉声叹气,平时也是闷闷不乐、少言寡语,好像周围的人都得罪了他一样。这是肝气不畅的典型表现,气行不畅导致体液运行不畅,于是就有梅核气产生了。 有一句话叫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中医看来,眼睛是肝的窗户,通过眼睛同样可以反应肝的状态。肝的功能好,眼睛就明亮有神。如果肝的功能不好,会引起眼干、眼涩,眼屎很多,眼泪很黏稠,甚至没有眼泪,试想这样的眼睛如何能有一汪秋水含情脉脉的感觉呢? 如果肝血虚,儿童比较容易近视,老年人容易较早的花眼,视物模糊,眼白浑浊。肝与眼睛一个长在上面,一个长在里面,但是他们又确实存在着联系。这点我深有体会。上高三的时候,有一次无意识的揉眼睛,突然感觉到左眼的上眼皮里面有个软软的小囊泡,直径大约5mm。那时正是复习关键时期,也没有理睬它。可是这小囊泡越来越大,都可以从表面观察到了,只好去医院。我挑选了一家以眼科闻名的西医医院,大夫建议手术。手术很小,也很顺利,一天之后我就正常上课了。这次经历就像小插曲一样,直到上了大学,有一次和宿舍的同学聊天,一个同学偶然间提到她也长过这样的小囊泡。系统学习了中医理论,才领悟到眼睛的问题与肝有着密切的关系。高三的时候,由于升学压力,心情可谓是最低谷,每天睡眠时间少得可怜,面对的都是偏、难、怪的习题和作业。在这种情绪之下,肝的功能会受到影响,体现在眼睑部位的一些腺体分泌失调,形成了囊泡。上了大学,总算松了一口气,心情舒畅了,肝的疏泄功能得以恢复,这个毛病就没再复发。 中医认为,肝与心一同调节人的感情和情绪,肝的功能正常,人就会心情愉快舒畅,反之,人就会唉声叹气、怨天尤人、闷闷不乐、少言寡语,很容易为一点小事情而大发雷霆,甚至暴跳如雷。这些人的情绪非常的亢奋,气势汹汹,就好像决堤的洪水,从撕开的口子喷涌而出。我建议这样的朋友要滋阴柔肝,多吃绿色的食物。按照五行理论,青色对应着肝,蔬菜和水果是柔肝的。还可以按剂量服用维生素B12,它可以明显地缓解抑郁和焦虑。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补气血中医养生智慧陈

《补气血》是2009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图书,又名中医养生智慧,作者陈颖君。书本内容主要是通过观察人的精神、面貌、口足等来了解人的身体情况。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