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李定文中医养生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5-02 14:24:48
文档

李定文中医养生

简介:李定文,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项目绩效评审专家、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巡讲专家。
推荐度:
导读简介:李定文,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项目绩效评审专家、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巡讲专家。

:简介:李定神出鬼没文,湖南中医东风射马耳药大学第一附谈笑风生属医院教授,车水马龙国家中医药管迷人理局中医药项有志竟成目绩效评审专妙趣横生家、中医药文同病相怜化科普巡讲团美满巡讲专家。内容来自懂视网(www.51dongshi.com),请勿采集!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积食、厌食、腹泻、困倦……多因为“湿”!夏天祛湿,试试这些方法

本文专家:

李定文,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

陈燕清,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中医认为,十病九湿。入夏后,雨水重,很多常见的问题如积食、厌食、腹泻、困倦等,大多都和湿气重有直接的关系。那怎么样祛湿最有效?以下5个方法,可以帮助祛除体内的湿气。

1. 喝粥陈皮、赤小豆补脾助汗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李定文介绍,五一过后,天气渐热,孩子吃冷食、喝冷饮、吹空调会导致寒湿二邪积聚在体内,这时候喝碗热粥能够祛除体内的寒湿之气。

一是因为,温热的粥可以助胃气,充足的胃气能够促进气血的运行,加快人体津液的代谢,让湿邪通过小便而排出体外。

二是,喝热粥发发汗,也有助于湿气从表而去。食疗方面推荐吃陈皮瘦肉粥,陈皮入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调畅肺气的作用。肺主一身之气,为水之上源。一身之气正常运行,则水液正常,如果肺气闭塞,则水液一定潴留。所以,陈皮具有明显的祛湿化痰的作用。此粥孩子、大人都可以吃。

薏米也很能祛湿,但偏寒凉,孩子常吃伤脾阳。现在很多家长天天给孩子吃冬瓜薏米汤,其实不是很合适。给孩子祛湿比薏米更合适的,是赤小豆。

在此推荐两款赤小豆食疗方:生鱼1条,冬瓜250克,赤小豆30克,生姜10克。生鱼宰净,冬瓜连皮切块,与赤小豆、生姜同煲汤,不放盐食用。每1~2周喝1次即可。可以补脾、利水,其作用为补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伤正气。

2. 运动游泳疏通气血有助祛湿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李定文介绍,食补不如动补。家长要鼓励孩子多运动,一为发汗,将身体内的湿邪糟粕排出,二为提升阳气,促进脾肾之阳的生长。

在众多运动中,比较推荐的是游泳。游泳时,全身都参与,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快速疏通各经各脉气血,让全身的气血通达。气血状态好了,阳气足了,就有足够的动力把湿气排出体外,所以游泳是能够很好地祛湿的。尤其是体质比较差、反复生病的孩子,甚至是一些过敏性体质的孩子,游泳是比跑步、打球、踢球更好的运动。因为不会过于激烈,又能疏通气血。

但家长要注意一点,在游泳之后,要尽快让孩子擦干身体,再去冲淋室冲热水澡,以免受寒。

以后天气热了,也不能偷懒不动,保持运动的好习惯,对痰湿体质来说特别有益。老年人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都是不错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宜过于剧烈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以免伤阴伤阳。出汗以后要及时地擦干,不要立即洗澡,吹风。

3. 艾灸疏通经络扶阳补气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李定文表示,春夏进入身体里的重湿之气,你不它,它自己是不会跑出来的。艾灸为纯阳之物,而寒湿为纯阴之物,阳进阴退,阳壮阴衰。所以可以起到扶阳补气、滋阴生血、调整脏腑的功效。经络疏通了,气血通调了,孩子自然有足够的阳气将湿气驱散。

艾灸的穴位给大家推荐两个——丰隆穴、足三里。

丰隆穴: 按摩这个穴位能够把脾胃上的浊湿排出去。此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外踝尖上八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一天2次,每次3分钟。

足三里穴: 它是调理脾胃,驱赶内湿的好穴位。在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处,往下约4指宽,胫骨前缘一横指,一天2次,每次3分钟。

要注意的是,孩子皮肤娇嫩,最好不要自行在家给孩子艾灸,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年纪比较小的孩子也以用小儿推拿的方法来健运脾胃,脾胃功能好了,就能更好地运化水湿了。给家长推荐一套健脾的推拿手法:运板门100~300下、顺运内八卦50~100下、分推腹阴阳50~100下。

4. 贴敷肉桂糊敷肚脐温阳祛湿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陈燕清谈到,湿气阻滞在脾胃中,易伤身。特别是中老年人,脾肾阳气不足,就更容易受到水湿的侵害。可以试试“贴敷”,温阳祛湿。方法很简单,就是将肉桂贴到肚脐上。用肉桂末10克,用温水调成糊状敷在肚脐上,再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一般2小时换1次药,一天一次,连续敷一周就可以了。

针对湿热泻,临床上通常采用刮痧的方法,使湿热之邪尽除,施治部位多为背部膀胱经背俞穴,因背部面积较大,操作方便,自己在家就可以操作,需要配备刮痧板和刮痧油,在刮痧板的粗边上涂上刮痧油,五指紧握,手心顶住刮痧板,沿着脊椎旁开1.5~3寸的位置从上至下缓慢刮拭,用力一定要均匀,切不可为了迅速出痧而乱了顺序,刮拭15~20次后改刮肩胛部位,沿着肩胛缝的方向从上向下刮拭即可。

刮痧完成后注意保暖,切勿着水受寒,并饮用温水200毫升,待痧印消退后方可洗澡。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刮痧的时间不可太长,10分钟即可,如若因操作时间太长出现皮肤溃烂,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消毒处理。

5. 泡脚藿香正气水泡脚解表化湿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陈燕清谈到,我们都知道,睡前泡脚可以帮助孩子祛寒,但其实泡脚也是可以祛湿的。湿邪越重,热水泡脚就越有必要,因为热水泡脚可以刺激胃经、膀胱经等足部的6条经络,从而起到健脾、除湿、利水的作用。

给孩子泡脚,可以在水中加入两三支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主要由藿香、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紫苏等中药组成,可以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也可以用藿香50克煎水后来泡脚,按揉小腿内侧的阴陵泉,也有很好的排湿效果。

如果有畏寒怕冷、四肢冰凉的烦恼,可加入桂枝30克、艾叶30克煮水后泡脚,等到这一年的冬天,便会发现手脚冰凉的症状会好很多。如果常感觉下肢无力,可以加杜仲30克、川断30克、伸筋草30克,煮水后一同泡脚,可以起到补益精气、强筋壮骨的作用,尤其适合患有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使用。

泡过脚后,趁着脚上的经络比较敏感,可以用大拇指指腹按摩肝经上的太冲穴100次,肾经上的涌泉穴100次。这样既可以降血压,还可以清心火。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李定文中医养生

简介:李定文,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项目绩效评审专家、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巡讲专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