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常见春季中医养生方法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2-18 23:38:47
文档

常见春季中医养生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春季养肝护肝补阳气的方法:。1. 调情志:春季要保持情绪的舒畅,遇到不愉快的事也要尝试用嘘肝法。2. 养肝血:注意保持早睡觉、适当充足休息,以免肝血亏损。3. 有慎劳心:不能过度劳累,可以多看些养生的书籍。4. 饮食上也要注意:多吃豆芽、芹菜等养肝血生肝气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推荐度:
导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春季养肝护肝补阳气的方法:。1. 调情志:春季要保持情绪的舒畅,遇到不愉快的事也要尝试用嘘肝法。2. 养肝血:注意保持早睡觉、适当充足休息,以免肝血亏损。3. 有慎劳心:不能过度劳累,可以多看些养生的书籍。4. 饮食上也要注意:多吃豆芽、芹菜等养肝血生肝气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春季养肝护肝补阳气的方法:。1. 调情志:春季要保持情绪的舒畅,遇到不愉快的事也要尝试用嘘肝法。2. 养肝血:注意保持早睡觉、适当充足休息,以免肝血亏损。3. 有慎劳心:不能过度劳累,可以多看些养生的书籍。4. 饮食上也要注意:多吃豆芽、芹菜等养肝血生肝气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春季养生保健法则有哪些?

春,是四季回圈之首,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同时也是养生的好时节,下面是的春季养生保健法则,欢迎阅读。

春季养生保健法则

  当然,在讲解养生法则前,有一点我们必须知道。那就是春季养生究竟是在养什么。要知道,我们肝脏在五行中属木,而我们的春天也属木,所以我们春天最重要的就是养肝,要遵循的原则也非常简单,养阳防风是关键。

  法则一:养阳

在冬天的时候,我们人体中的阴气是比阳气要重的。而春回大地的时候,气温上升,阳气也逐渐旺盛起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气候的特点,选择清补和平补来补充我们的阳气。比如说,在饮食上选择一些温性的食物来食用。

  法则二:养阴

  这里的养阴,指的是那些患有阴虚症状的患者。在春天的时候,阴虚患者和患有十二指肠胃溃疡的患者最容易出现病痛。这个时候就需要做好调养了。饮食上可以选择蜂蜜疗法或者牛奶疗法,每天空腹前服用,可以抑制病痛发生。

  法则三:养脑

  这在春季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养生法则。因为在春天的时候,气温渐渐上升,身体还没有适应过来的时候,就会出现脑部血液不足的现象。轻者会出现春困的症状,严重的,比如说是肝阳上亢的人,就容易出现头痛和眩晕的症状。其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在饮食上做调整,建议每天吃一个香蕉或者一个橘子,会有很好的治愈效果。

  法则四:养脾

  在老祖宗的医书中记载着:“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肝,春季肝气旺盛,很容易伤害到脾脏,所以脾胃虚弱是春季比较常见的疾病。要想在春季调理的脾胃,很简单,就是要少吃一些酸涩的食物,多吃一些绿色的蔬菜和甘温的食物。

  法则五:养肾

  春天的气候宜人,是非常适合养肾的,特别是那些肾功能不佳的患者,要把握做这个好时机。如果能在这个时候多吃一些强肾的药物或者是食疗,对于肾功能损伤的治愈是非常有效的。

  食物

  1、春笋

  说到吃春,不得不提的就是春笋。春笋脆嫩鲜美,可嚼出清香和甘醇来,被誉为“素食第一品”,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对它赞叹不已,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说。如果说肉食者鄙,食笋则正好相反。笋的味道就是如此清雅隽永。中医认为,春笋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的功效。

  2、香椿

  民间亦有“三月八,吃椿芽儿”的说法。每年农历三月份,正是香椿芽上市的大好季节。香椿入馔,不仅能烹调出各种特色菜肴,还具有防病治病的作用,是一种医食同源的天然绿色保健食品。现代营养学分析,香椿芽儿的维生素含量,比番茄高1倍以上。香椿中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E、钙、磷、铁等多种元素,是蔬菜之冠。香椿发的嫩芽可以做成各种菜肴,其新枝嫩叶口感最好。味美香醇,还有增进食欲,泽肤健美的效果。

  3、樱桃

  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目前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樱桃果实肉厚,味美多汁,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其铁的含量尤为突出,超过柑橘、梨和苹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樱桃性温,味甘微酸,具有补中益气,调中益颜,健脾开胃的功效。春食樱桃可发汗、益气、祛风及透疹。

  4、草莓

  在抗癌水果中,草莓的作用位居首位。新鲜草莓中含有一种奇妙的鞣酸物质,可在体内产生抗毒作用,阻止癌细胞的形成。此外,草莓中还有一种胺类物质,对预防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5、蜂蜜

  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补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饮用1-2匙蜂蜜,以一杯温开水冲服或加牛奶服用,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

  6、鸡毛菜

  鸡毛菜又叫小白菜、上海青,是南方春季的时令蔬菜之一。鸡毛菜是小白菜的嫩苗,口感和质地更为柔嫩,味道清香。小白菜是蔬菜中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最丰富的菜。小白菜所含的钙、维生素C、胡萝卜素均比大白菜高,所含的糖类和碳水化合物略低于大白菜。

  7、萝卜

  关于萝卜,想必不用我们多言,大家对它可是宠爱有加,无论是哪种萝卜,那都是兼具药用和食用的双重价值。因此,面对春季气温变化大、肠胃不适、没有胃口的问题,用它们就可以解决。因为萝卜纤维素含量较高,因此能够顺利帮助人体进行肠胃的蠕动和食物代谢,从而渐渐调节好“受伤”的肠胃。

  8、豆芽

  春天气候干燥,容易出现口干唇燥等口角炎症状,而豆芽味道鲜美,是滋养润燥、清热解毒的好选择。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开春吃豆芽,能帮助五脏从冬藏转向春生,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吃豆芽最好尽量保持其清淡的性味,最好焯一下就出锅;即使要下锅,也一定要急火快炒,尽量减少维生素的损失。也可以和肉末一起汆汤。

  食谱

  一、春韭炒蛤仁

  【做法】

  蛤蜊入沸水锅烫至壳微张,剥壳取肉,韭菜洗净切段,入油锅熘炒,放入蛤肉,加盐、味精炒熟即成。此菜滋阴健胃,适用春季。

  二、荠菜百页卷

  【做法】

  荠菜洗净烧熟切成末,加炸熟的松仁、盐、味精、麻油拌和,百页一切二用滚水烫泡后冷开水激凉沥乾,摊放在洁净的砧板上,一端放荠菜馅,卷成长卷,斜切成收装碟。此菜明目、降压。适用春季。

  三、核桃仁炒春韭

  【做法】

  核桃仁用麻油炒香,韭菜洗净切段,入油锅炒熟,加盐、味精调味后,放桃仁炒匀即成。此菜补肾壮阳,适合春季。

  四、枸杞春笋肉丝

  【做法】

  将猪瘦肉洗净切成丝;春笋切成同样的丝,炒锅上火,放花生油烧热,将肉丝、笋丝同时下锅炒散,下料酒、白糖、酱油、盐、味精翻炒搅匀,投入枸杞再翻炒几下,微沸淋入麻油即成。此菜适用于肾虚目眩,视觉模糊,体弱乏力等症,冬春两季食用最佳。

  五、姜汁菠菜

  【做法】

  菠菜拣洗净,入沸水锅***加油和盐***烫熟捞出,加姜汁***姜末加冷开水、盐、味精调成***、麻油拌和即成。此菜脆嫩清口,养血上血,通利肠胃,上海酒,适合春季。

  六、山药排骨汤

  主料:猪排骨

  辅料:山药、芹菜

  调料:味精,花椒,胡椒粉,盐,大葱,料酒,姜

  【做法】

  1. 将排骨切成5厘米的条,放入沸水中汆约5分钟,洗净,沥干水分;

  2. 芹洗净切段;

  3. 取一炒锅,放入清水、排骨、葱、姜、酒、芹菜,用中火烧开,转为小火炖,放入花椒;

  4. 将山药去皮切成块后放入沸水中汆一下,捞起;

  5. 待排骨炖至5成熟,放入山药炖3小时,待排骨酥烂时,拣去葱、姜、芹菜,放入盐、味精、胡椒粉即可。

  要诀:

  1. 熬排骨汤可加2~3滴白醋,以促使骨中的钙质释出,并溶入汤汁中,使汤味鲜美;

  2. 山药去皮切块后极易发黑,可抹少许盐来防止。

  特点:气血双补,补虚养身,改善营养不良。

  1. 山药含淀粉质、粘液质、脂肪和蛋白质,极易消化,所含营养素可为人体所吸收,能有效改善体质虚弱与消除疲劳;

  2. 妇女有贫血、白带或习惯性流产者,可利用山药来改善;

3. 此汤不仅可开胃,亦能补充体力,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春季应该怎么样养生?春季养生有哪些技巧?

对于人类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疾病,因为身体出现任何疾病,都是对人体的一种打击和伤害,即使康复也会损伤元气,所以为了预防疾病,我们应该尽早的懂得养生,懂得如何保养身体,怎样提高身体素质,让疾病难以靠近,那么春季怎样养生呢?。

1、春季应该如何养生

1、宜多食能温补阳气的食物。《黄帝内经》中说要“春夏养阳”,也就是在春季应该多吃一些能温补阳气的食物,比如韭菜、大蒜、葱等,因为在经历寒冬以后,人身体内的阳气损耗较多,所以应该适当补充。

2、宜多食甜,少吃酸。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应该少吃含酸味的食物,多吃含甜味的食物,这样可以补益人体内的脾胃之气。大枣、甘薯、山药、大米等都是适合春季食用的食物。

3、宜多吃新鲜蔬菜。人们在经过冬季以后,普遍会出现维生素、无机盐以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的情况,所以应该在春季多多补充新鲜蔬菜,菠菜、荠菜、莴笋等都是适合春季食用的蔬菜

科学的饮食调养对保持身体健康(健康食品)、预防疾病很有帮助。

一、饮食清淡消春火

春季人易上火,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油食品)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显上火症状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绿豆汤、金银花茶、菊花茶、莲子心泡水等。

二、辛甘之品助春阳

稍微有一些辛味的东西,如葱、生姜、韭菜、蒜苗等都是养春气的食物。唐朝的《千金方》里有一句话叫做“二三月易食韭”。吃这些食物对于人体春季阳气生发很有好处。

三、少酸增甘保脾胃

中医认为,春季为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当令之时,宜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而生冷粘杂之物则应少食,以免伤害脾胃,所以春季应该适当多吃些甜味食物,少吃酸味食物。

四、黄绿蔬菜(蔬菜食品)防春困

“春困”使人身体疲乏,精神不振,应多吃红和深绿色的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对恢复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处。

五、细选食物少疾病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开始繁殖,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所以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维生素食品)和矿物质。塔菜、芥蓝、西兰花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水果食品),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菠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从而可抵抗各种致病因素侵袭。

六、胃肠疾病要当心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易在春天发作,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呤碱等物质丰富的肉汤、鸡汤、鱼汤、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调味品食品),因为这些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或形成气体产生腹胀,增加胃肠负担。

七、祛痰养肺保平安

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宜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橘子、梨、核桃、蜂蜜(蜂蜜食品)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2、春季中医养生原则

一、养阳

春季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根据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平补适合正常人和体弱的人,如荞麦、薏仁、豆浆、绿豆及苹果、芝麻、核桃等。清补是指选用偏凉的食物,如梨、藕、荠菜、百合等。

二、养阴

阴虚内热体质者,春季易虚火妄动,加重病情,宜多食养阴之品。可选大米粥、赤豆粥、莲心粥、青菜泥等食物,切勿食用甜腻、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有些虚病在春天加重,可适当服用蜂蜜等养阴食物以增加疗效。

三、养气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春季阳气生发,人体之阳气亦随之而生发,为扶助阳气,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可常食用葱、荽、豉、枣、芪等,还要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莲子、百合、大枣、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四、养脑

春天,肝阳上亢的人易头痛、眩晕。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克-500克;或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频频饮之。另外,还可用芹菜250克、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

五、养脾

“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是因为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而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阳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应多食用蔬菜以及山野菜等。

六、养胃

“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呤碱等物质丰富的猪肉汤、鸡汤、鱼汤、牛肉汤及菠菜、豆类、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上述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也易形成气体导致腹胀,增加胃肠负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七、养肾

春天天气舒爽,是肾功能不佳患者养肾与调理的好时机,此时服用强肾配方与固肾药膳,对肾功能损害初期的疗效较高,患者要注意春季生活调理,饮食以清淡甘味为主。可食用清淡蔬果,如山竹、藕、薏仁、黄瓜及香瓜等。

八、养热

早春时节气候仍冷,消耗热量使人体耐力和抵抗力减弱。另一方面,人体为了御寒也需要消耗热量来稳定基础体温。所以,早春期间的饮食要保证一定的热量供给。除谷类制品外,还可选用糯米制品及黄豆、芝麻粉、花生、核桃等食物,以及时补充能量。

中医的春季养生方法

  春季养 生,就是指在春天通过各种 方法 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那么中医是如何养生的呢,不妨和我一起来了解下中医春季养生常识,欢迎大家的阅读!

  中医春季养生的五个方法

  第一招:排毒喝花茶。

  冬季天冷,人就偏爱吃热食。特别是 春节 假期,大鱼大肉、辛辣口味,再来一两盅酒,能让整个人都暖暖的。但正因为冬天热性食物吃得过多,到了春天,就必须给自己的肠胃减减负,清肠排毒了。

  早上喝杯淡盐水,能利小便、助排毒。血压偏高的人,可以换成温开水;血糖不高的人,就来杯蜂蜜水,同样有效。春天讲究喝春茶,不管是绿茶还是花茶,都能起到排毒、提神养气的作用。特别是茉莉花茶,气味芳香,提神效果更好。

  要想给身体排毒,必须保证大便通畅。建议大便不好的人适当多吃萝卜、白菜、土豆、红薯,帮助排便;也可以进行自我按摩,每天绕肚脐顺时针揉按至少36次,按压肚脐左右三指宽处的天枢穴至有酸胀感,均有通便作用。

  第二招:晨练拉拉筋。

  古人提倡在春天晨练,他们认为这是一年四季中锻炼效果最好的时期,可以彻底放松禁锢一冬的身体。年纪稍大的人,最适合散步,还可以在空气较好的公园做个深呼吸,伸伸腿、拉拉筋。有句话说,“筋长一寸,寿延十年”。这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适当抻拉韧带确实有助身体气血畅通,甚至可起到祛痛和排毒的效果。春天要养肝养胆,所以锻炼时,不妨拍打一下两肋外侧。这里是中医所指的肝胆区,以掌心适度拍打,可通畅气血经络,达到养肝养胆之效。

  一年之计在于春,除了户外锻炼,更应该多外出踏青旅游。可以在年初制定一套旅行计划,按照假期长短、季节特点等规划四季旅游,并在接下来的一年中身体力行。

  第三招:春吃酸甜口。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记载,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因为春天吃过多酸性食物会使肝火过旺,从而损伤脾胃,应多吃些性温味甘的食物以助消化,如糯米、南瓜、大枣、山药、银耳等。从另一个角度说,在五脏和五味的关系中,酸味有收敛作用,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吃得太酸就会损伤阳气。但所谓少酸多甜也只是个相对概念,不能走极端,更好的方法是,多吃点酸甜口味的东西,水果、饮料均可,更有助于平衡体质。

  春天是生发的季节,按照“天人合一”的原则,同样具有生发之气的芽类蔬菜,很适合春季食用。比如,豆芽、豆苗、春笋、蒜苗、芽菜等,可清炒、煮汤、作馅,以清淡、温热为宜。韭菜、生姜、鸡汤有助养阳,可以多吃点;草莓、橙子、猕猴桃也可适当多吃;重点推荐枸杞菊花泡水,能养肝明目。此外,蜂蜜是春天一大补品,除了喝蜂蜜水外,还可以在热牛奶中分别兑上一勺燕麦和蜂蜜,口味更好。

  第四招:太阳下梳头。

  古人养生,讲究“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也就是说,古代的人们在春季晚睡早起;到宽阔的地方散步运动;散开束发、宽松衣带,不让身体受到束缚。这一原则现在也很适用。

  春季要养阳,所以应多晒太阳,特别是早起的时候,边晒太阳边梳头,或者按摩头顶的百会穴,能帮助人增加阳气,滋润五脏。春天还要养肝,而“肝开窍于目”,所以,养好眼也能护肝。建议人们全身放松,面对太阳,闭上眼睛,让玻璃窗和眼睑滤去过于强烈的太阳射线,同时转动眼珠,先顺时针再逆时针,每天坚持十几分钟。人们还可以每天回到家用清水洗洗眼周、眼睑,并按揉眼睛周围,以促进血液循环。

  春天风大干燥,需特别注意补水,防燥排毒;因气候变化大,需按天气随时增减衣物,有慢病的老人尤其要做好保暖工作,后背、腰腿都是重点。春捂的原则是:如果日平均气温在15℃以下,或日夜温差大于8℃,就最好不要脱棉衣。

  第五招:心理倒时差

  春天养肝最重要的是保证心情顺畅,但春节刚过,多数人在突然转变生活方式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不适反应,进而影响到心情。因此,建议人们尽快倒倒“时差”。

  上班族花一点时间回顾节前的工作,拟定新年计划,就会以比较主动、有准备的心态来应对工作,不会显得手忙脚乱。节后应迅速恢复日常作息习惯,清淡饮食,白天尽量把注意力专注到工作上,提高工作效率,更有利于迅速倒回“时差”。

  从亲情满满的家乡回到大城市的年轻人,也许会重新感觉到孤独和寂寞。这类人不妨尽量频繁地跟家人、朋友保持联系,以此帮助自己度过“过渡期”,也不妨把家乡带来的特产分发给同事和邻居,也许就能在身边经营出新的友谊。

  老人在看到孩子短暂陪伴后的又一次离家,心里难免空落落的,这时,不妨转移一下注意力,比如约上老伴或好友去踏踏青,或者投身到自己的 爱好 中去。另外一种方式就是以“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来迎接改变,比如试着学习使用微信、飞信等新的通讯方式和孩子交流,或拟定新年的生活规划,比如到孩子所在的城市去看看、实现某些从未实现的梦想等。

  春季养生之养肝

  第一,运动养阳:中医认为春属肝,春与肝相应,肝属木,在阳光和煦的春天走进大自然,在空气清新依山傍水间登山、散步、 太极拳 、 瑜伽 等 健身运动 使肝气条达气机畅通、气血平和,怡情畅性,运动养生养肝以济阳。

  第二:食疗养肝,中医认为肝为多气多血之脏 丰富的营养物质是保证肝脏健康的重要条件,蛋白质和维生素是肝细胞维持正常功能的必需物质。在饮食保健上应该均衡饮食,多选择高热量食物如米面、豆类,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如:奶类鱼类蛋类;还要有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若肝气不舒则可以使人出现心烦易怒,如香蕉苹果等,尤其是香蕉含钾丰富,内含一种五羟色胺的物质,进入大脑后使人产生愉悦的心情。在早春时节,阴寒渐退阳气升发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理论宜食偏温阳的食物,如:姜、葱、韭菜等食品既能散寒又能助春阳生发。在仲春时节,肝气生发偏于亢盛阶段,肝气生发太过可以伤脾胃(在五行中叫木克土)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此期的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可适当的进食大枣蜂蜜等滋补脾胃的食物。暮春时节气温渐高,此时的饮食应该以清淡的饮食少食辛辣炙薄之品,以防生热。

  第三,音乐养肝: 肝在五行中属木,木的特性是“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是指树木的生长状态,古人以树木的枝干曲直向上向外舒展的姿态引申为具有生长、生发、条达、舒畅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归属于木。肝在五脏中属于刚脏,为将军之官主谋略性喜舒畅条达、恶抑郁,而春应肝气、木于春相生,五行合五脏合五音,在春天的季节里,选择角调式乐曲(相似现代音乐中的E调乐曲)属肝的音阶,相似 简谱 中的“3”,此音乐构成了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其曲调亲切爽朗,有着木的特性可养肝。因此:木型人,肝气不舒情志不畅之人,在春天里多听角调式音乐。

中医的春季养生方法相关 文章 :

1. 春天中医养生有哪些方法

2. 春季如何养生

3. 春季养生六大原则

4. 中医名家谈养生

5. 春季养生的小常识

6. 春季有哪些养生保健方法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常见春季中医养生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春季养肝护肝补阳气的方法:。1. 调情志:春季要保持情绪的舒畅,遇到不愉快的事也要尝试用嘘肝法。2. 养肝血:注意保持早睡觉、适当充足休息,以免肝血亏损。3. 有慎劳心:不能过度劳累,可以多看些养生的书籍。4. 饮食上也要注意:多吃豆芽、芹菜等养肝血生肝气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