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四季养生刮痧的功效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2-19 01:06:55
文档

四季养生刮痧的功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刮痧的主要作用包括:。1. 活血化瘀:刺激肌肉收缩,加快血流速度,促进局部水肿和血肿的消散,适合改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2. 祛邪排毒: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增强内分泌调节功能,可以改善面部皮肤、单纯性肥胖等。3. 清热解毒:在特定穴位或沿经络刮痧,可祛风散寒,改善感冒、中暑等病症。4. 解痉止痛: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可缓解乳腺增生、乳腺炎等疼痛不适。
推荐度:
导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刮痧的主要作用包括:。1. 活血化瘀:刺激肌肉收缩,加快血流速度,促进局部水肿和血肿的消散,适合改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2. 祛邪排毒: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增强内分泌调节功能,可以改善面部皮肤、单纯性肥胖等。3. 清热解毒:在特定穴位或沿经络刮痧,可祛风散寒,改善感冒、中暑等病症。4. 解痉止痛: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可缓解乳腺增生、乳腺炎等疼痛不适。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刮痧的主要作用包括:。1. 活血化瘀:刺激肌肉收缩,加快血流速度,促进局部水肿和血肿的消散,适合改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2. 祛邪排毒: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增强内分泌调节功能,可以改善面部皮肤、单纯性肥胖等。3. 清热解毒:在特定穴位或沿经络刮痧,可祛风散寒,改善感冒、中暑等病症。4. 解痉止痛: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可缓解乳腺增生、乳腺炎等疼痛不适。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刮痧的作用与功效

刮痧的作用与功效

  刮痧的作用与功效,刮痧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养生方法,也是中医治疗的方法之一,尤其是人们在上火的时候通过刮痧,便能有效去除身体内的毒素以及燥热感,下面就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刮痧的作用与功效。

  刮痧的作用与功效1

   1、促进代谢排出毒素

  人体每天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新陈代谢的活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要及时排泄出去。刮痧能够及时地将体内代谢的“垃圾”刮到体表,沉积到皮下的毛孔,使体内的血流畅通,恢复自然的代射活力。

   2、舒筋通络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痛的困扰。这是因为人体的“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筋膜、)受损伤时,肌肉会处于紧张、收缩甚至痉挛状态,出现疼痛的症状,若不及时诊治,就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瘢痕化,从而加重病情。刮痧能够舒筋通络消除疼痛病灶,解除肌紧张,在明显减轻疼痛症状的同时,也有利于病灶的.恢复。

   3、调整阴阳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十分强调机体阴阳关系的平衡。刮痧对人体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其恢复平衡。

   刮痧疗法的禁忌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此种疗法。

  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刮痧注意事项

  1、要了解病情,辩证施治,审病求因,确定刮拭的部位。

  2、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采取手法。

  3、小儿囟门未合者禁刮。

  4、下肢静脉曲张者,宜由下而上采取适当手法,手法要轻。

  5、血小板低下者(容易出血不止)、病危的人要谨慎刮痧。

  6、不要面向电风扇刮痧、尽量避风。

  7、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铜钱、塑料晶、瓷器、红花油等)。

  8、头部,面部不必抹油,保健刮痧可以隔着衣服刮拭;治病出痧,必须使用专门的刮痧油。

  9、刮完一次,务必在痧退以后再在同一部位刮痧,平时可以用轻手法补刮,促进微循环,以加强退痧作用。

  10、刮痧后喝一杯温开水,以补充体内消耗的津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清肠排毒。

  11、刮痧时,有时会有少许毛细血管出血,渗到附近组织,然后再行吸收,这是增加抵抗力的一种方法,属于正常情况。

  12、怕疼的人,可先泡热水澡或热敷再刮痧,以减少疼痛。

  13、刮痧后,会使汗孔扩张,半小时内不要冲冷水澡,不要吹冷风,可洗热水澡,或者边洗边刮也无妨。

  14、刮痧不必非要出痧,出痧是体内有毒素的外在表现,如果身体健康,即使用大力刮痧,也不会出痧,反之即使手法不重,出痧也很明显。

  15、保健刮痧,不必抹油,不必刮出痧来,从头到脚每个部位、每条经脉,都按顺序柔和地刮拭数次,每天3-10分钟,就自然地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了。

  刮痧的作用与功效2

   预防保健作用

  刮痧疗法的预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预防与疾病防变两类。刮痧疗法作用部位是体表皮肤,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直接接触外界,且对外界气候等变化起适应与防卫作用。皮肤所以具有这些功能,主要依靠机体内卫气的作用。

  卫气出于上焦,由肺气推送,先循行于皮肤之中,卫气调和,则‘‘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脏》)。健康人常做刮痧(如取背俞穴、足三里穴等)可增强卫气,卫气强则护表能力强,外邪不易侵表,机体自可安康。若外邪侵表,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证,及时刮痧(如取肺俞、中府等)可将表邪及时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进入五脏六腑而生大病。

   治疗作用

  刮痧疗法的治病作用可表现在以下方面:

   1、活血祛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2、调整阴阳

  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3、舒筋通络

  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受损伤的软组织,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肌肉的收缩、紧张直到痉挛便是这一警觉状态的反映,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肢体活动,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自然的保护反应。

  此时,若不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疤痕化,以致不断地发出有害的冲动,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继而又可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陈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

   4、信息调整

  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器的固有频率及生物电等),当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而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衡。

   5、排除毒素

  刮痧过程(用刮法使皮肤出痧)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6、行气活血

  气血(通过经络系统)的传输对人体起着濡养、温煦等作用。刮痧作用于肌表,使经络通畅,气血通达,则瘀血化散,凝滞固塞得以崩解消除,全身气血通达无碍,局部疼痛得以减轻或消失。

刮痧的作用与功效 刮痧的好处与坏处

刮痧是我们大家都听说过的一种保健方式,很多人都有过刮痧的经历,而刮痧对我们的身体也是非常有好处的,那么刮痧的作用与功效?刮痧的好处与坏处?

刮痧的作用与功效

刮痧具有理气活血、活血化瘀、调理气血、舒筋活络、排除毒素等功效。另外,刮痧的部位不同,就能够有不同的作用效果,刮痧还广泛应用于妇科内外及儿科的一些疾病,具有一定的美容保健作用,特别是对一些疼痛性疾病,刮掉相应穴位的皮肤,使其呈现出青紫色的沙纹,可使经络和穴位内的邪热毒停滞,相应的脏腑由皮肤向外渗透,最终由外部排出,从而清除体内的瘀血、热胀。同时,如果女性有一些黄褐斑,痤疮也可以刮。刮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吹风和着凉。

刮痧的好处与坏处

刮痧主要的好处是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及时排出体内的毒素,同时还具有调整阴阳、疏经通络等优点,主要的坏处是会导致皮下出血的表现,如果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病变,刮痧会导致疾病的加重。感冒的时候刮痧是能够帮助恢复的,刮痧是一种很好的调理身体的手段。刮痧能够舒筋通络消除疼痛病灶,解除肌紧张,在明显减轻疼痛症状的同时,也有利于病灶的恢复。刮痧疗法具有严格的方向、时间、手法、强度和适应证、禁忌证等要求,如操作不当易出现不适反应,甚至病情加重,故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或遵医嘱,不应自行在家中随意操作。

刮痧多久刮一次比较好

刮痧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根据病情需要决定刮痧次数和疗程,不要太频繁刮痧,一周两次即可。刮痧是采用水牛角制成的刮痧板进行治疗,主要治疗疼痛性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刮痧疗法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刮痧疗法,即医者用工具直接刮皮肤,使皮肤发红充血而呈现出紫红色、黑色的癍点,这种方法多适用于体质比较强壮,而病症又属于实证的;间接刮痧疗法,医者在施术时,用一块毛巾或者棉布之类隔于人体所需要刮痧的部位,覆盖在其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再用工具在毛巾和棉布上进行刮痧,使皮肤出现充血,呈现出癍点。刮痧一般在两次刮痧之间进行,最好间隔3到6天。因为每隔3到5次,每次刮20到30次,直到皮肤颜色如潮红,紫红色,丘疹样的斑点,条纹斑块。有些有烧灼感或轻微疼痛。刮痧的力度应均匀,最好从轻到重,并以刮刀能承受的力为佳。还需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刮痧力和间隔时间。

刮痧和拔罐哪个效果好

刮痧和拔罐治疗机理都是一样的,两者的治病机理主要就是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让局部的血液循环活跃起来,所以说这两个,刮痧和拔罐效果都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外力的一个作用,比如说刮痧通过外力的一个刺激,引起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还有拔罐它通过一个负压的一个作用原理引起局部的血循环。这两个作用效果用于局部疼痛,局部血循环不好,是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的,所以说无论是刮痧还是拔罐,治疗效果都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积极的使用刮痧和拔罐,进行一下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刮痧的作用与功效?

刮痧是中医的一种常用治疗手段,主要具有活血化瘀、祛邪排毒、清热解表、解痉止痛、调节阴阳等功效,临床可用于辅助治疗颈椎病、感冒、肥胖、乳腺增生等疾病。

1、活血化瘀:刮痧可以刺激肌肉组织的收缩、加快血流速度、促进新陈代谢,进而可以加快局部水肿及血肿的吸收、消散,临床常用于改善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症状;

2、祛邪排毒:刮痧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增强内分泌的调节功能,进而可以起到促进湿邪、毒素排出的作用,临床可用于改善面部皮肤状态、辅助改善单纯性肥胖;

3、清热解表:对于位于局部穴位或沿经脉走行的刮痧,还可以起到祛风散寒、疏散风热等作用,临床可用于改善感冒、中暑等病症;

4、解痉止痛:中医认为疼痛多是由于气血不足或者经络阻塞所致,通过刮痧可以调气活血,促进经络疏通,进而可以达到解痉止痛的效果,可用于减轻乳腺增生、乳腺炎、落枕等疾病等引起的疼痛不适;

5、调节阴阳:刮痧特定的手法及走行方向可以用于调和阴阳,进而可以改善脏腑功能、改善睡眠障碍等;

6、其他作用:刮痧还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存在有各种疾病的患者均可以到中医科咨询是否可以进行刮痧治疗或保健。

刮痧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如皮肤有破溃、中风、急性传染病、重症慢性病患者等均不适宜,需先由医生评估后再决定。刮痧后注意不要立即洗澡,需要注意保暖以免受寒。

刮痧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刮痧对身体的好处有哪些呢?

刮痧是非常传统的一种保健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刮痧一般会在肌肤表面产生一些刮痕,而且会比较疼痛,不过刮痧还是比较便捷、有效的,许多人会采用刮痧的方法治疗一些疾病,那么刮痧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刮痧对身体的好处有哪些呢?

1、刮痧的好处

(1)活血化瘀

当人体的肌肉、韧带、骨骼因运动过量而受到损伤时,会在局部产生淤血,这样就会使经络的气血流通不畅,如果瘀血得不到消除,时间长了则会疼痛不止。这时在局部或相应腧穴刮拭,可使淤血消除,新血得生,经络畅通,气血运行,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这就是刮痧活血化瘀的作用。

(2)清热消肿

根据中医治法中“热则疾之”的原理,通过放痧手法的刺激,使热邪疾出,以达清热之目的,使内部阳热之邪透达体表,最终排出体外,以清体内之瘀热、肿毒。

(3)祛痰解痉

由痰湿所致的体表包块及风证,通过刮痧、放痧治疗,使腠理宣畅,痰热脓毒外泄,有明显的止痉散结效果。

(4)调节阴阳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是最基本的核心。因为中医上认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都会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

如果因七情六淫以及跌仆损伤等因素使阴阳的平衡遭到破坏时,就会导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等病理变化,而产生“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临床证候。

刮痧保健的关键就在于根据证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转归于“阴平阳秘”,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5)利于排出毒素

人的身体每天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活动,在新陈代谢的过程当中则会产生大量的废物,这便需要及时排出体外以维持身体内部各项机能的健康。

而刮痧能及时地帮助体内代谢的废物排出,使毒素不再沉积在体内,从而使身体恢复自然的代射。一杯淡淡的薏仁茶,轻松赶走湿气,美白由内而外,午后休闲娱乐,泡一壶亦舒堂薏仁茶,加点音乐,暖暖的下午茶时光,放空一下自己,享受身心的愉悦。

说到刮痧力度,一些人认为自己身上刮的都是痧这才叫做效果。其实这个观点也是误区,不是刮的越痛或者出痧越多越好,刮痧的部位会出现微红或者红紫色的时候可以停止刮痧。

2、刮痧的坏处

刮痧部位通常只在病人背部或颈部两侧。根据病情需要,有时也可在颈前喉头两侧,、脊柱两侧、臂弯两侧或膝弯内侧等处刮痧。也可按照病情需要选择适合的部位刮痧。此外长期刮痧容易引起以下问题:

1、长期刮痧,不加节制会造成皮外组织损伤,不但无助于缓解疲劳,还会加重身体负担。

2、对于有皮肤溃疡或者其他皮肤病症的人群,刮痧根本不是享受,却是一种煎熬,而且会对本来就脆弱的皮肤组织造成更大伤害,甚至引起感染,加重病情。

3、对于某些有血液疾病的人群,或者是心脏、肝脏功能有问题的朋友,刮痧也是应该极力避免的,容易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3、刮痧的四大误区

1、并非又疼又有淤才有效

不少人认为,刮痧时出痧越多越好,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出痧的多少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血瘀之证出痧多,实证、热证出痧多,而虚证、寒证则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是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不易出痧;肥胖与肌肉丰满者也不易出痧;室温较低时出痧往往也不明显。

2、时间长短无碍

时间掌握是刮痧功效好坏的一个重要环节。养生专家建议,每个部位一般刮15~30次,以3~5分钟为宜;局部病变或者局部保健一般在20~30分钟之间,全身整体刮痧宜在40~50分钟之间。此外,刮痧不能来回刮,而是要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应单方向刮拭。另外,由于刮痧多少对皮肤存在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5~7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痧。

3、去感冒刮痧好

感冒用刮痧疗法,一般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是,如果感冒是以发热为主,则不宜单一进行刮痧,要配合药物治疗。尤其不能“头痛刮头,脚痛刮脚”。因为头痛刮痧必须排除头部有无器质性疾病,所以一定要到医院诊断清楚再行刮痧。

4、越疼越有效果

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是感觉到疼痛难忍、刮得“惨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其实这是错误观点。刮痧并非愈痛愈有效,也不是刮得又黑又紫才好。其实,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停止。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当,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不仅无效,还可以造成皮肉损伤。

4、刮痧有哪些禁忌

1、身体过瘦,皮肤失去弹力者。

2、心脏病患者。

3、水肿病人。

4、血友病或有出血倾向者。

5、小儿及老年体弱者。

6、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7、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

8、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9、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手法。

10、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这种疗法,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5、刮痧需注意

1、刮痧前

刮痧治疗室内要宽敞明亮,通风良好,空气新鲜,注意保暖,让患者远离风寒外邪,避免病情加重。

充分暴露刮拭部位,并擦洗干净,最好是消毒后再刮痧。

刮痧工具一定要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使用工具的人应该保持双手洁净。

患者如果处于饥饿、饱腹或者十分紧张的状态不应该刮痧。

2、刮痧时

病人体位应该自然舒适,注意变换体位,避免病人因过度疲劳而中断治疗。当患者实在疲劳时,可以在做完一种部位的刮痧后休息一会。

控制手法的轻重,按顺序刮拭,应该借助刮痧工具进行治疗,避免损伤皮肤,不慎刮破皮肤应该消毒后再进行包扎。

刮痧用力均匀,不要忽轻忽重,患者感到疼痛还应该放轻点,增加刮拭次数,直到皮肤出现紫黑色。

刮痧过程中如果有人晕刮,面色发白,冒冷汗或吐泻不止,脉象沉细,应该停止刮痧,平卧休息片刻,喝杯热糖水,一般会立即好转,如果没有好转,可以刮百会、内关和涌泉穴;更严重的请及时就医。

3、刮痧后

首先应该休息片刻,饮用温开水或姜汤,不能急躁动怒,忧思沉郁,远离生冷、油腻食物。

刮拭后病情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或病情加重的应该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刮痧后可以根据病情采用其他疗法积极地配合治疗。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四季养生刮痧的功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刮痧的主要作用包括:。1. 活血化瘀:刺激肌肉收缩,加快血流速度,促进局部水肿和血肿的消散,适合改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2. 祛邪排毒: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增强内分泌调节功能,可以改善面部皮肤、单纯性肥胖等。3. 清热解毒:在特定穴位或沿经络刮痧,可祛风散寒,改善感冒、中暑等病症。4. 解痉止痛: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可缓解乳腺增生、乳腺炎等疼痛不适。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