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罗大伦教你四季养生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2-19 01:17:17
文档

罗大伦教你四季养生

《罗大伦教你四季食疗》是由2021年1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推荐度:
导读《罗大伦教你四季食疗》是由2021年1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罗大伦教你四季食疗》是由2021年1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罗大伦的养生经

《阴阳一调百病消》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被誉为中医新生代的领军人物,业内有“中医两博士,南有刘力红,北有罗大伦”的说法。罗大伦致力于在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上向百姓普及中医知识和养生经验。

这本书是他自己的养生经验的总结——养生就是调阴阳。只要阴阳调和,百病就会消失。在书中,罗大伦介绍了很多简单实用的养生方法,让人能够从中学到健康的智慧。

养生最重要的就是阴阳平衡 。一部《黄帝内经》,其实说的就是阴阳。

一、饮食贵在平淡

药王孙思邈说,治病,首选食疗,食疗效果不好,再选择药物。用食物的阴阳来调理身体的阴阳。

什么样的饮食是最好的饮食?饮食贵在平淡。《黄帝内经》常常提到的平人,就是阴阳平衡之人。

二、中医首重自愈

中医,就是激活人的自愈能力,因为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是很强的,驱除病邪的能力也很强,如果我们的身体不再起作用,就是有什么东西阻碍了它的运转。

三、养肝的最好方法是不生气

百病生于气,气是杀人贼。

人一生气,肝就会罢工,肝一罢工,肝气就会横在那里,从而造成郁积。中医称这种情况为肝郁,又叫肝气不舒。

现在的上班族出现肝郁的人很多,几乎都是同样的问题,因为情志失调,压力都比较大。

调和肝胆的、疏肝理气常用的是小柴胡汤。

当然,养肝的最好方法是不生气 。

没事多读读 《金刚经》 ,一定要放下很多事情,让心恢复宁静。仔细想想,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不是人能够把握的,百年之后,钱在哪里?而人又在哪里?

所以,不可执迷不悟,当你把心腾空了以后,才能感受到真正的自己。

然后,你会发现天真的很蓝,阳光真的很温暖,自己的心情原来如此平和。

四、慈悲是长寿的秘方

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任何情绪一旦过度,都会影响体内气的运行,气的运行一混乱,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人只要一出生,七情便与你形影不离,痛苦也会相随。

唯有慈悲之心,人便能超越七情,上升到另外一个更高的层次,真正拥有心平气和的心境。

《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五、养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养心

开中药可以使患者情绪好转,但是如果不注意调理,很快就会复发,所以养心是健康的根本,养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养心。

只有心态平和,才会获得真正的健康。

记住,在我们的生活中,健康是最重要的事情,只有我们的身体健康,生活才会充满阳光。

玉灵膏是调理阴阳最好的方子之一,是女性滋阴的秘方。

山药,补肺,补脾,可以补足正气。但山药收摄大便,若大便本来就干就会导致便秘。

羊肉汤——最好喝的驱寒药

受了寒邪,怕冷,恶寒却无汗,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身体温暖起来,让气血运行正常,这样就能够抵抗邪气。

肉汤加入生姜,胡椒粉等温热的调料,振奋脾阳,牛羊肉都可,羊肉最佳。喝下去全身温暖,精力变充足,很快就出汗而愈。

暑湿天气,再口渴也不要无度地饮水,尤其是冰水,最好是喝常温的水。

瘦猪肉炖莲藕——暑热天的救命汤

瘦猪肉(不要排骨肉)是可以滋阴的,滋补阴津,可以在暑热天止咳。

人参酒

用人参泡酒喝,是最方便的补气方法。拿两根生晒参,放在五十度左右的酒里,这样人参的药力在泡的过程中会不断释放放进酒里,泡两个月左右就可以喝了。

最适用于气虚的人。这种人总是感觉没有力气,面色发白,动辄气喘,白天容易出汗。

缺点,容易上火。

生脉饮——是最不上火的补气法

乾隆皇帝常年使用,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大医李东垣。如果夏天太热的时候,觉得心烦口渴、四肢无力、自汗不止,就可以买一盒生脉饮(用党参,适合做保健),症状就会很快得到缓解。

其他季节,若是劳神过度,损伤了心气,出现气虚的症状,也可以服用补养一下。

传统认为,萝卜可以解人参的药性。

龙眼肉——补心血最简单的方法

龙眼肉,甘温,补心气,益脾阴。如果一个人出现血虚的情况,也就是面色发黄、手足发麻、头昏眼花、心悸失眠,睡觉多梦,可以用龙眼肉。

名医张锡纯认为龙眼肉滋养心血,滋补脾血。心血消耗比较普遍的一种情况就是思虑过度,损伤心血。

一般嚼着吃就会上火,如果蒸着吃,会好一些。

(全文完)

PS:读罗大伦博士的《阴阳一调百病消》笔记,第一篇。

冬季为何会皮肤到处发痒?——罗大伦

在冬天,一个非常不容易被人关注的病,会让大家变得很烦恼,那就是皮肤痒。

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为何自己一到冬天,晚上睡觉前,会在被窝里面挠,而且,越挠越厉害,最终挠的遍体鳞伤。

还有的白领,在单位里浑身发痒,然后,就趁人不备,很不体面地把手伸到衣服里挠,结果,同事一开门,看到了一个与平时印象完全不同的您。您瞧瞧,这得有多尴尬啊!

那么,为何冬天皮肤瘙痒的人非常多呢?原因何在呢?

原来,人体的气机,是随着四季沉浮的,在夏天,阳气在外,气机外浮,因此,我们汗出较多,皮肤湿润;在冬天,气机向内收敛,阳气潜伏,此时,皮肤表面则容易变得干燥,这样,瘙痒的基础就形成了。

但是有朋友问,难道到了冬天,所有的人的皮肤都变得干燥,那么就意味着所有人都会出现瘙痒吗?

不是的,一般人,是能够适应这种气机的变化的,但是,有些人,却因为无法适应,而出现皮肤的不适,那么,都是什么人会有这样的问题呢?

有这样几种人,需要我们关注的:

1阴虚之人

在我所见到的冬季皮肤瘙痒的人群中,阴虚之人居多。为何会如此呢?因为阴为人体内的主静主润的物质,比如津液精血,如果阴虚,则本来体液就不足,到了冬天,气机内敛,则体表的津液更加不足,这样,就无法濡润皮肤,导致皮肤干燥,表层受损,出现瘙痒的情况。

这样的人,一般同时伴有阴虚的特征,比如舌质红,舌苔薄或者无苔,脉搏跳动得快,眼干口干,想喝凉水,手脚心热,心烦容易发火,容易脱发,耳鸣,晚上睡觉盗汗,大便干燥等等。

我一般是看舌头,如果舌质红,舌苔薄,我就会觉得阴虚的可能性比较大。

这样的人,我推荐一种中成药,叫麦味地黄丸,这个方子主要是滋补肺肾之阴的,阴虚之人,在冬天可以坚持服用,对改善皮肤很有好处。

这个方子是六味地黄丸的姐妹方,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麦冬、五味子,增加滋补肺阴的作用。

2血虚之人

严格地讲,血是阴的一部分,但是因为血太重要了,它出问题,会有自己特殊的表现,因此,在中医里面血虚与阴虚会有所区分。

血虚之人,因为血液不足,所以,当冬天气机收敛的时候,会导致体表的濡润不够,因为血液也会起到濡润肌体的作用的。

那么,血虚之人都有什么表现呢?

血虚之人,舌头的颜色会很淡,然后会失眠,会记忆力减退,会出现劳累后就头晕心悸的情况,会有粘膜的地方颜色变浅,比如眼睑或者嘴唇,手脚会在夏天温暖,但是到了冬天就变得冰冷,同时怕风怕冷。

然后,如果蹲在地上一分钟,猛地站起来,会眼前一黑。女性的月经颜色会淡,月经量会变少甚至闭经。

我讲过很多次血虚的情况,因为大家还是掌握得不准确,因此我会反复地写的,让大家逐渐了解。

这种血虚之人,在冬天会皮肤瘙痒,中医管这叫“血虚生风”,此时,需要补血养血,血行则风自灭。

冬天的时候,血虚之人不但皮肤会瘙痒,而且手脚会冰冷,因为血液无法温养四肢,这与阳虚不同,阳虚之人,夏天手脚也是凉的,而血虚之人,夏天手脚可能还算温暖,到了冬天才会变得凉。

血虚导致的手脚冰冷,此时单纯用温阳的方法是无效的,有人拼命吃干姜附子,可是效果不好,我给打个比方,就如同锅里没有水了,您还要点火热锅,锅会受不了哒,不炸就不错了,此时加水进去,再温阳才是对的。而这个加水,就是养血。

养血的方法,我一直推荐清朝温病大师王孟英的玉灵膏,在以前,我养血往往会用四物汤等等思路,但是后来发现,食疗的玉灵膏效果却非常明显,所以,就宁可先选择食疗的方法了。只有在病情比较复杂的时候,才会用四物汤等方剂配合其他药物来调理。

在这个时候,吃点阿胶类的制品也是可以的,但是因为现在的阿胶质量好的一盒一千多元,价格便宜的往往又造假,所以不是我推荐的首选。

3瘀血之人

有瘀血的人,本来气血循环就有问题,到了冬天,寒冷会凝滞气血,会加重气血循环障碍,这样,营养物质更难到达体表,于是,濡润又出现了问题,这与前面的两个问题是非常相似的,只是,致病的途径稍有差别而已。

有瘀血的人,会记忆力下降,会觉得喉咙总是干的,会有皮肤干燥的问题,皮肤表面容易出现红血丝青血丝,肢体有人会有疼痛的地方,这种疼痛白天轻,晚上重。

这样的人,舌边舌尖容易有瘀斑瘀点,舌下静脉会又粗又黑,向四周分叉。

瘀血体质,是我一直重点强调的,很多老人在冬天瘙痒得严重,与老人瘀血体质的居多有关。

西医认为,患糖尿病的人,因为代谢的问题,会导致皮肤组织异常,其实,这与瘀血是相关的,很多疾病最后都会导致瘀血的情况。

瘀血的调理方式,我觉得比较简便的方法,就是服用三七粉,但是最好配合进口的西洋参粉,两者一比一的比例服用。

4阳虚之人

这样的体质,有个别的人冬天也会皮肤瘙痒,原因是气机内敛,阳气不足之人,本来蒸腾之气就不足,冬天更加无力生发,因此,体表失养,也会出现问题,这样的人我的体会是不多,但是也有的。

这样的人,反而在这个时候,要喝点姜汤等温热之品,令阳气生发,向外发散一下,会有助于皮肤的改善。

在很多文章里面,都建议冬天洗澡不要太勤,尽量少使用香皂,我觉得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原因,但是可以参考。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穿的衣服,尽量用天然的,比如棉麻丝绸等等,尽量不要用化纤的,但是这也不是重点,所以,仅仅是注意一下就可以了。

真正的冬季皮肤瘙痒的原因,是体质失调导致的, 所以,我觉得冬季的皮肤瘙痒,仅仅是一个信号,它是在提示我们,我们是否该关注一下自己的身体了?我们是否需要调整身体了?

希望大家在这个冬天,不再被皮肤瘙痒困扰,而当这个问题消失的时候,意味着您的身体,向正常的状态迈进了。

关于养生的书籍,你看过哪些?

《选择中医》这是一本倡导中医的书,把中医的理法方药与日常生活以及常见病结合起来分析,让读者了解中医,相信中医,并从中医中得益。《中华实用养生宝典》张湖德——主要介绍了中医养生基本理论、中医养生基本原则、精神养生、运动养生、睡眠养生、饮食养生、药物养生等养生理论和具体方法。

养生的话去看《求医不如求己》《药补不如食补》,多去看看营养方面的书籍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华老偏方全典》本书精选了1000多个经典老偏方,针对常见病和日常生活中的小毛病,提出了外敷、食疗、按摩、艾炙、药膳等方子。

罗大伦老师有一本《救命之方》,其中有很多中医知识,如果有一些简单的身体健康问题,就可以自己解决。《诸病原候论》我国第一部讲述疾病病因,病机、和症候的专著。金匮要略》是中国最早一部诊治杂病的中医专著。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症。看中医基础理论,这个书是现在院校中医专业必有的,看这个书对中医有个大概了解,当然只能是个大概了解。

汉唐时期以后的书很少有出名的!理论指导以黄帝内经为主,针灸以难经,针灸大成为主线,药学以神农本草经,雷公炮炙论为主线,方剂以伤寒,金匮为主线,借鉴经方实验录等!如果你对中医兴趣很浓,又有一定的古汉语阅读能力,不妨一次买来一套《中医四大名著》,其中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再看看《汤头歌诀》。

罗大伦解读《神农本草经》之山药

罗大伦解读《神农本草经》之山药

时期有一位医学名家叫张锡纯,他也对山药情有独钟。张锡纯用药有个特点,就是经常用单味药、量大取胜。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一般去找中医看病时,医生开一个方子要开很多药,但是,张锡纯往往只开一种药,可开很大的量,结果病人服后大都药到病除。

一日,一位男子来找张锡纯,说妻子生完孩子以后突然发病了,什么病呢?咳喘。咳喘到什么程度呢?咳喘不能停止。当时那位妇女躺在床上快不行了,请来很多医生都说没有办法,于是那位男子就把张锡纯给请来了。张锡纯看了妇女的病后,就开了个方子,单味药——山药。

张锡纯告诉这个妇女的家属,每天用六两山药熬汤给她喝。他管这叫一味薯蓣饮。结果那个妇女喝完药一天以后,病症就开始减轻,几天以后身体慢慢就恢复了健康。因为张锡纯认为,那个妇女是产后气虚,尤其是肺气大虚,所以她才会不断地咳喘。张锡纯认为山药色白入肺,正好能够补脾补肺,这样就能把她身体虚损的状态改变了。

山药可以治的病是非常多的。比如说现在的女孩子,因为减肥、劳累等各种原因,会出现闭经,并且现在提前闭经的妇女也越来越多,张锡纯那时怎么治疗这些病呢?就是用山药。

张锡纯曾经治疗过一例患者,是个女孩。这个女孩还没结婚,月经越来越少,最后闭经了整整一年多。她每日躺在床上,整天没有力气。当时人们都认为,她是患了肺结核,不好治了。张锡纯怎么治呢?就用山药。告诉她的家人,每天将四两山药磨成粉末,熬水给那个女孩喝。结果这个方子真就见效了。一个月以后,这个女孩月经就又来了,真可谓是立竿见影。

后来张锡纯总结经验时说,这个方可以配点鸡内金,因为鸡内金有活血的作用。单用鸡内金怕伤了人的正气,就配山药一起熬水,给那些非正常闭经的妇女服用。为什么治疗闭经用山药最好呢?因为中医认为人的血液,都是我们脾胃吸收的食物精微生成的,就是说脾胃为后天气血升华之源。非正常闭经的女子,大都是因为脾胃虚,气血不足,所以用山药健脾生血,月经自然会来了。

古代山药被叫做薯蓣,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神农本草经》里记载:“山药味甘温,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这句话的意思是,它可以补中益气,后世很多医家都论述过山药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山药还可以使虚羸之人得到补益,变得有力气,长肌肉。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山药怎么能让人长肌肉呢?后代医家认为,山药有补脾的作用,因为脾主肌肉。那么补脾,就可以让人的肌肉丰满起来。所以说身体向来虚弱的人,就可以用山药来补。后世医家从不断的临床实践中,又发展总结出山药除了有补中益气的作用之外,还有补脾固肾的作用。

现代医学对山药也进行了分析,认为山药里确实含有很多营养成分,对人体有益。尤其是山药里含有的一种多巴胺,多巴胺就是大脑产生的用来传递信息的一种物质。帕金森病的患者,就是脑中多巴胺产生不足导致的。所以,有帕金森病的患者可以多吃山药。

山药在古代是分成生山药和炒山药的。生山药就是把山药晒干了,切成片。如果把它用火炒过以后,就叫炒山药。生山药的作用是滋脾阴,药性偏凉;炒山药就有补脾的作用。

中医一般用山药入汤剂,也有时候会做成丸。比如说,在中医典籍《金匮要略》里就有一个方子叫薯蓣丸,其实,薯蓣丸就是以山药为主药做成的药丸。这个方子就是填补人体虚损的。

时期,很多中医就用山药来做主药,做成薯蓣丸,填补人体的虚,治大病。中医在开方子的时候,往往会写上“怀山药”。为什么叫“怀山药”呢?因为最好的山药大都产于怀庆。怀庆就是我们今天的河南焦作,这个地方有“四大怀药”——怀熟地、怀山药、怀菊花、怀牛膝。怀庆的“四大怀药”是道地药材,所以治病效果也最好,因此很多中医开方子的时候,就写上怀山药,就是指要怀庆府所产的山药。

关于山药,有一个很好的食疗方子——金玉羹。金玉羹就是用栗子一两,山药二两,羊肉三两。山药最好是用中药房卖的怀山药,如果没有怀山药,我们就上菜市场自己买山药,回家后把皮削掉,然后切成山药片。栗子要稍微捣一捣。这样一两栗子、二两山药、三两羊肉放在一起熬汤喝。熬好了的汤,非常香,也非常好看,栗子是金色的,山药是白色的,看到锅里的这两样就像金和玉,所以叫金玉羹。这是一个道家的养生方子。其中,栗子是补脾的,山药也是补脾的,羊肉是补阳的,可以补我们身体的阳气。

大家用山药来养生保健时,做成粥比较方便。山药粥有很久的历史了,历代有关神仙的记载和山药粥都有关系。那么,山药熬粥要怎么熬呢?我们用山药30克,然后放入芡实10克,芡实有收敛、固肾的作用。再放一点薏苡仁,薏苡仁大约放20克。最后再加些大米。山药、芡实、薏苡仁这三个食材配在一起,可谓有补有泻,搭配完美。薏苡仁是渗湿的,芡实是固肾的,不会让薏苡仁渗湿的作用太厉害;山药可以补脾、肺、肾,这粥就等于是补泻都有了。这个粥如果能经常食用,对于那些有糖尿病倾向的人,经常口渴、口干、易饿,发胖,气虚的人是非常好的。

中医里有个最著名的中药方子——六味地黄丸,里面就有山药。山药是白色的,色白入肺,所以它可以补肺阴。山药味甘,甘入脾,所以山药又可以补脾阴。同时它还能进入肾经,起到固肾的作用。所以六味地黄丸里,用山药这味药是可以同时补肺、补脾、补肾的。

很多老年人有皮肤瘙痒的问题,就是每到秋冬季节,就会皮肤痒,身上莫名其妙地很难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秋冬季节空气干燥,肺阴不足,肺又主皮毛,肺虚没法滋润皮毛,人就会感觉皮肤瘙痒。那么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就可以服用另一种山药粥来缓解皮肤瘙痒。这种山药粥是用山药30克、制首乌15克(制首乌就是炮制好的何首乌),然后再用生地9克放在砂锅里熬制而成的。熬完了以后,喝药汁,吃山药。大家要注意,何首乌和生地就不要吃了,只吃掉里面的山药即可。这个汁具有润肺、补肾阴的作用。津液足了以后,皮肤瘙痒的症状自然就会减轻了。

小孩腹泻,也可以用山药熬粥来治疗。就是我们熬米粥时,放入山药,等粥熟了,就可以给孩子吃了,因为山药很容易熟,粥煮好了,山药也就熟了。根据张锡纯的经验,如果孩子泻得比较厉害的话,还可以用煮熟了的鸡蛋黄,捏碎后放到这个粥里搅拌均匀,给孩子吃下去,止泻的作用就会更好。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罗大伦教你四季养生

《罗大伦教你四季食疗》是由2021年1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