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一年四季应该如何预防养生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2-19 01:35:13
文档

一年四季应该如何预防养生

四季养生的根本原则:。1. 顺应四季变化:人类的养生应该顺应四季的变化,只有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才能得到健康。2.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适合运动,夏季要避暑,秋季要注意预防感冒,冬季适合冷藏,要坚持运动,防止过胖,是一个养肾的好季节。
推荐度:
导读四季养生的根本原则:。1. 顺应四季变化:人类的养生应该顺应四季的变化,只有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才能得到健康。2.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适合运动,夏季要避暑,秋季要注意预防感冒,冬季适合冷藏,要坚持运动,防止过胖,是一个养肾的好季节。

四季养生的根本原则:。1. 顺应四季变化:人类的养生应该顺应四季的变化,只有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才能得到健康。2.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适合运动,夏季要避暑,秋季要注意预防感冒,冬季适合冷藏,要坚持运动,防止过胖,是一个养肾的好季节。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春夏秋冬怎么养生

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对应的养生方式各有不同:

1、春季:春季锻炼应以恢复身体机能为主。这是因为,长期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经过冬季之后,一旦身体没有完全放松就进行剧烈运动,容易造成损伤。其次,切忌盲目追求运动量。盲目加大运动量会造成大量汗液的流失,易引发感冒。初春时节,早晚温差大,14点到20点是健身的最佳时间段。如果条件允许,运动前可以饮用一杯温开水,以帮助身体及时补充水分。

2、夏季:夏季补水要适量,建议运动前半小时喝两杯水。如果是户外运动,一定要带上水瓶,还可在水中加入一些生理盐,及时补充身体流失的盐分。饮水时,一次不能饮用太多,应尽量通过增加喝水频次来补充水分。二是尽量选择室内运动,如游泳、瑜伽等。这些室内运动不仅可以避免中暑,还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3、秋季:面对昼夜温差越来越大的秋季,我们更需要保护自己。秋季晨练前,应先喝点糖水或吃些水果,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当然,还要注意保暖,运动前进行热身。

4、冬季:冬季应该更多地选择室内运动,这样不仅能防止疾病的侵扰,还能帮助保持良好的身材。每周增加的运动量及运动时间不要超过原有基础的10%。一旦运动量太大或运动速度太快,极易发生腱炎、肌肉拉伤等问题。

拓展资料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从中医讲温、夏热、秋凉、冬寒,不同的季节对人,对生物也不一样,叫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一年四季都可进补,本处所说的“补”,主要包涵有修补、补充、补益和滋补的意思。不论哪个季节的进补,都可根据季节的特点,并结合人的体质和食物、药物的性味等实行,以达到调整人体阴阳,使之恢复动态平衡的目的。

四季食补各有侧重:春要促其生,夏必助其长,秋须守其收,冬务保其藏。

1、春三月,此谓发陈,阳气生发,万物复苏。

2、夏三月,此谓蕃秀,阳气旺盛,万物繁茂。

3、秋三月,此谓容平,阳气开始收敛,万物开始静止收获。

4、冬三月,此谓闭藏,阴气极盛,万物生理功能低下,阳气、精气内藏等。

参考资料 人民网 春夏秋冬 四季锻炼小常识

春夏秋冬预防哪些疾病的保健小常识

秋季养生小常识 由夏到秋,天气由热转凉。由于昼夜之间温差增大,也是人们发病较多的时,因此不论男女老少,秋季都要注意养生,早睡早起,注意饮食。在这里我们要提醒老年朋友和体弱的朋友,虽然说有人提倡“春捂秋冻”,但您还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自我调节,秋季由于阳气弱阴气长,肠胃的抵抗能力下降,病菌易乘虚而入,损伤脾胃,导致肠胃疾病。所以,在秋季应注意养生饮食,做到防病于未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秋季养生小常识:

1、调理饮食。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早餐食粥法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处的。

2、早起早睡。祖国医学主张秋季“早起早睡,与鸡俱兴”。早睡可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可舒达阳气。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同时起床时不宜过急,适当懒床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筋骨,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脑血管疾病在秋末冬初发病率极高,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这是因为在睡眠时血液在脑血管的流动速度变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

3、重调达情志。一般来说,秋天人的情绪不太稳定,易于烦躁或悲愁伤感,特别是身临花木凋零,秋风萧瑟深秋,常会在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心中引起苦闷与垂暮之感。因此,秋季养生要以调达情志、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为主。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外出观赏风景、喜悦溢于言表,可使忧郁愁烦顿消,令人心旷神怡,给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

4、预防秋燥。秋天气候干燥,皮肤内的水分蒸发快,易使人出现皮肤干裂、皱纹增多、咽喉燥痛、大便秘结等症状,因此预防秋燥是重要的秋季保健原则;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重视补充机体水分,要避免过劳和剧烈运动使津气液耗损。为了防止皮肤干燥可涂擦各种护肤霜。但应注意口唇干裂不可擦甘油,更不可用舌经常口唇,否则会使口唇干燥皲裂。

5、增强抗病能力。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不生百病"。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做早操、慢跑、冷水浴等,可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6、预防气候突变。秋末气候转凉。这个时期是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高峰期,极容易导致患者猝死。此外,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的人,对气候的变化也很敏感,很容易导致旧病复发、病情恶化与死亡。因此,患有这类疾病的患者应特别注意提高惕,加强预防,家中应备有急救与治疗药品,以防万一。过去有一句俗话,叫“寒露不算冷,霜降变冷天”。到了霜降,那就气温变化已经接近于冬天了。因此到后半季节,可以说到秋天的最后,那已经是季节接近一种寒冷而不是凉爽了。所以到那个时候,保养会要更加注意一些。

秋季养生小提示

立秋、处暑两个节气,天气比较很炎热,湿气大,热度大养生侧重去湿清凉。

建议:多喝玉米水 小豆汤

白露之后,湿度降低,气候变燥养生侧重滋润防燥。

建议:多喝梨水 百合汤

肺气弱者,建议晚秋用虫草煮水,或褒鸡汤、鸭汤滋养

不同人群四季如何保健养生

一年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不一样,中医养生一直讲究季节养生,人体顺应自然四季变化规律,保持机体与自然的平衡,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人群适应环境方法不一样,所以不同人群体质保健养生方法也不一样。不同人群四季如何保健养生?本专题就从老人、小孩、孕妇、男士、女士五类人群为大家介绍不同季节养生方法,满足不同人群养生保健需求。

春季养生

春天气候多变,时寒时暖,穿衣时要注意“下厚上薄”。春季养肝,在饮食上,要选甘、辛、温之品,清淡可口,尽量不要吃油腻、生冷、粘硬食物。还要多吃些新鲜蔬菜。老年人更应该在户外晒太阳、散步、赏花、打太极拳等活动。同时也要注意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夏季养生

夏季天气炎热、酷暑难耐,是中暑、中风、胃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中老年人可适当晚些入睡,早些起床。另外,午睡片刻对消除疲劳能起到重要的作用。饮食上要多喝清凉解暑的饮品,以补充因身体出汗造成的消耗,但不要贪食冷饮;要常吃凉性蔬菜瓜果,减少暑气及热毒对人体的伤害。

秋季养生

秋季是由热转冷的过渡季节,由于气温变化较大,空气湿度偏小,气候干燥,所以秋季也是个“多病”的时节。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保健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注意加强御寒锻炼,及时增添衣物,提高抗寒能力。

冬季养生

老年人体质较弱,应提倡早睡晚起,以保证充足睡眠。临睡前最好用热水洗脚,使脚部血管舒张,利于入睡。衣服要暖和贴身,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日常膳食应以温、补为主,宜吃一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品,合理安排一日三餐,要避免或少吃凉食、刺激性食物和一些油性大不易消化的食物。

更多+

春季养生

春季气温变化反复无常,带孩子出去活动,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但是要做好随时增减衣物的准备。饮食方面,由于孩子在此季节发育迅速,因此要注意营养充分,保证蛋白质的供应;由于春天天气干燥,一定要给孩子补充足够的水分,并多吃蔬菜、水果。

夏季养生

相对地晚睡早起,保持阳气旺盛。中午时分不要让孩子在户外多活动,以防中暑;空调和风扇的使用要合理。情绪方面则要让孩子意气舒展,不郁不怒。由于夏季炎热,孩子出汗较多,此时要注意补充水分、无机盐及维生素,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

秋季养生

秋天到了,孩子们要减少外出玩耍的时间,早睡早起。此时气候偏凉、偏燥,饮食要注意温、润,当季的苹果、梨、橘子、甘蔗等,都可以润养肺胃之阴。秋天早晚温差加大,孩子早晚外出的时候,要适当增加衣物。中午气温升高的时候,则要及时给孩子脱换。

冬季养生

最好在太阳落山后少让孩子外出活动,并早睡晚起,避免使体内阳气过多耗散。冬季的孩子往往食欲很好,爸爸妈妈们可在冬季给孩子们多做些好吃的,以补充身体所需。不过萝卜白菜可不能少。冬季天气寒冷,在外给孩子穿较厚的棉衣,在温暖的室内则要及时更换为较薄的衣服。此外,应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更多+

春季养生

春季流行病高发,孕妇要做好预防措施,警惕病毒感染;胎儿生长所处的内分泌环境与母体的精神状态密切相联,所以春季调节情志很重要;科学膳食并补充叶酸可有效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春季提倡孕妇走出家门,多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适当的日光浴有利于钙磷的吸收及胎儿骨骼的生长,并可以防止孕期缺钙。

夏季养生

尽量少外出,外出时一定要打伞和涂一点防晒用品;勤洗澡,但最好采取淋浴,不要盆浴和坐浴;慎重对待感冒,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片,消炎药之类的药物;苦味不食物能清热降火,开胃健脾多食苦味好处多,但不要吃苦瓜;吹空调要适度不宜贪凉。

秋季养生

孕妈妈在秋季多喝汤水可以调节口味,补充津液;食补以滋阴降燥为主,可以多吃乌骨鸡、猪肺、蜂蜜、藕、核桃、花生等润燥的食物;秋季保持皮肤、毛发的滋润度,不仅是使外表美观,更重要的是能保持毛孔通畅,促进血液循环,使肺的气血通畅。

冬季养生

冬季由于热量消耗大,孕妇消化功能相对增强,故应适当补充营养,满足母体和胎儿的生理需要,可多吃些瘦肉、蛋类、鱼、豆制品等,蔬菜和水果也不应忽视,以满足身体对维生素的需求;冬季进补应以清淡、新鲜、均衡、营养为原则,不要吃太多温燥之物,如辣椒等,以免引起便秘。

更多+

春季养生

春季天气多变,衣着上不宜急减衣服;饮食上宜甘而温,富含营养,忌食油腻、生冷、酸涩、粘硬和大辛大热之品;思想上要豁达开朗,心胸宽阔,舒坦自然;进行一些合理的锻炼方法,也是一种有效地养生措施。

夏季养生

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以缓解疲劳;多喝水,补充体液,清洗肠道,预防上火;少洗冷水澡,忌夜食生冷;合理饮食,清淡为佳,少食用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苦味蔬菜,可以解热祛暑、消除疲劳。

秋季养生

秋季早晚温差大,注意及时增加衣物避免受凉;多吃一些粗粮和水果,这样能够起到控制体重的目的;多吃一些维生素比较丰富的水果和蔬菜;秋季天气干燥,多喝水可以有效补充人体所需水分,少喝饮料。

冬季养生

冬季喝酒并不暖身,暖身最好喝生姜红茶;不要熬夜,晚上11点前睡觉是最佳的补药;冬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更应补充水分;早饭要吃好,晚饭应少吃点,并选择好消化的食物,以稀粥为好。冬要温补,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

更多+

春季养生

春季养生保健养体重要的是一个动字,提倡多进行运动锻炼;春季是消脂排毒的最佳季节,应多食利于排除脂肪和毒素的食物;女人养生应该由内而外,传统养生认为睡觉是第一大补。养心要心胸宽阔,遇事不怒,想得开,放得下,始终保持心情的平和。

夏季养生

夏季天气炎热干燥,饮食上应相对清淡些,避免油腻、辛辣;天气炎热,人体内容易缺水,要及时补充水分;电扇空调的使用要适度,不应过于贪凉;夏季需要补充营养,女性朋友宜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睡前泡脚可以养胃益气,温暖身体,避免手脚冰凉,可帮助提高睡眠质量。

秋季养生

秋季宜早睡早起,良好的睡眠还有利于女性皮肤保养;秋季天气变化无常,宜适时增减衣物;秋季景物易给很多女性带来情绪波动,要注意调节情绪、缓解身心压力;干燥的秋天,也易出现皮肤干燥症状,及时补水必不可少;饮食上,吃清淡些,多吃水果、多喝水,最好是喝绿茶。

冬季养生

秋冬季节女性容易因外界的气温或饮食造成气血不足,可食用有补血作用的天然食品;女人秋冬季养生,要特别注意补气,女人补气,首选红参;冬季天气寒冷,女生一定要注意防寒,及时增加衣物,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注意情绪调节,平日要注意保持乐观情绪,不急不躁。

更多+

01春季常见病有哪些?春季易患疾病的症状与防治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世界大地迎来一片欣欣向荣景象,但是细菌、病毒们也开始肆意作怪。所以,春...

02夏季常见病有哪些?夏季易患疾病的症状与防治进入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出汗、胃口差、不适应高温天气,导致诸多疾病。医院就诊人员也随之...

03秋季常见病有哪些?秋季易患疾病的症状与防治俗话说多事之秋,入秋之后,气温变化大,天气干燥,是多发疾病的季节。那么秋季常见病有哪些?咽...

04冬季常见病有哪些?冬天易患疾病的症状与防治冬季气温持续下降,各种疾病进入高发期。冬季天寒地冻,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和室内外温差变大,正...

05九种体质四季如何养生?春夏秋冬体质养生法亿万苍生人有九种,自己的身体状况如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了解自己属于那种体质。对症下药,平和...

06常见疾病四季保健养生方法常见疾病患者四季如何保健?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的生活压力大,再加上有时对饮食、睡眠方面的疏忽,不按时锻炼身体,...

07【五脏四季养生】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中医认为五脏对应自然界的四季,所以应该根据不同的季节来养护我们的主要器官:春天养肝,夏天养...

08四季运动健身养生法春夏秋冬适合做什么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够增进我们的身体机能,保持身体活力,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持定时运动的好...

09春夏秋冬常见疾病有哪些?一年四季常见病防治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大,人们身体负荷越来越重,很多人背负着“亚健康”的身体...

不同季节的养生方法是怎么样的

  众所周知,在一年四季中,不同的季节在气候的特点上也是有着差异之处的,而养生人士在四季养生的同时,也应注意针对季节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来进行安排,对此,本文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下面跟着我来了解一下吧。

  不同季节的养生方法

  一、春季如何养生

  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如果冬季未藏好,此刻会生病。在春季要按时睡,早起,放松自我,缓行于庭院,使得的精气慢慢升起来。春天不要压抑自己,拂逆它就会伤肝,到夏季就会寒变。春季要多吃五谷,豆子,它们是种子,主生发。比如五豆粥;吃春饼,各种蔬菜卷在饼子里,新鲜的蔬菜也是生发。但一定吃应季节的不吃反季节的。

  肝气要靠胆经来排泄,肝胆二经互为表里的。所以在春天常常有人口苦、肩膀痛、偏头痛、乳房和两肋痛,臀部和大腿外侧疼痛,这些都是胆经堵塞,排泄不利的表现。口苦可以吃小柴胡丸或冲剂;肩膀痛、偏头痛、乳房和两肋痛可服加味逍遥丸;臀部和大腿外侧疼痛,可选平肝舒络丸。平时每天由上到下敲打大腿外侧沿裤缝的这条胆经,左右对称两条,促进胆经的畅通和机能,并可减肥。

  春季人体阳气向外散发,皮肤舒张开,风寒特别容易入侵,这时有人易犯咳喘症。外有风寒、内有肝火相,对肺脏来说叫“木火刑金”,咳嗽不止。这时要泄肝火。敲打胆经、三焦经通肝气;对心包经进行刮痧活肝血;对背部刮痧去寒气。

  二、夏季养长

  夏季属火,是散发的季节,不要怕热,不要怕日晒,该出汗时要出汗。情志上不要过分压抑自己。夏季是气血通畅的季节,如果违背了夏季的自然之道,就伤了心。夏季主发散,主生长,散发好了,生长好了,秋冬才有收藏。夏季可借阳气的充足来赶走藏在身体里的积寒,却注意不要过度使用空调使寒气加深。因为空调会打乱人体的条件机能,抑制散发。

  睡眠十分重要,寅时全身气血重新分布,再熬夜也不能过三点,平时11点一定要睡眠。夏季由于天气炎热,会影响晚上的睡眠,中午的休息十分重要。

  夏季饮食要清淡而富含营养,多食羹,适当吃一些苦味的食物。苦夏的人要服一些袪湿健脾的中药。

  三、秋季养敛

  秋季天高气爽,清明透彻属金,在人体是属肺经,肺脏为娇贵的藏腑,十分怕燥。秋燥:是天地正气,但会伤肺经,秋季要滋养肺阴。秋季人也要由夏季的散发状态转入收敛,舒缓秋天的肃杀之气,如果违背秋季之道,会伤肺脏,冬季不藏。

  秋季在脾胃健康的情况下可食厚重的食品,特别是苦夏的人,秋季胃口开了,可以补补;可以吃一些滋润肺阴的东西,如银耳、百合、麦冬、梨、葡萄。秋季一是要防止感冒,外感风寒时,及时在背部刮痧,把寒气走。二是平息肝火,不要内火伤肺,按摩太冲穴。

  先天肺气不足的,畏寒怕冷,气短语低,可用艾卷灸督脉的命门,腰部的肾俞,肚脐下的关元,肾经的太溪等穴,温经通脉滋补肺虚。按摩和针灸肺经的中府穴,可以补肺气。

  四、冬季养藏

  冬季属阴属水,要藏,藏得主才保证春季的生发。冬季一定要养,要穿暖,要吃一些厚重和营养的东西,喝一些醪糟酒,大补气血。冬季可吃一些汤剂,比如羊肉汤、牛肉汤。

  在冬季的冬至要进补的。冬至:阴气到极致,一阳生。冬至前吃当归羊肉汤,冬至后吃虫草老鸭汤。前养阳,后养阴。在冬至的前后四天,用艾条灸肚脐。

  冬季的重点是补肾,补元气,元气药品是补不了的,只有五谷、豆类食品可以补元气。多煮几次腊八粥喝,五谷、五豆俱全,入肾补精气,可以冬季养好肾阴。冬季多吃一些黑色食品,比如:黑豆、黑芝麻、黑米,这些黑色食品都进肾经,滋补元气。另外吃一些中成药调理肾经,如阴虚火旺的人,可以服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肺阴虚),菊杞地黄丸(肝火旺)。肾阳虚的可以服用一些人参、鹿茸补品。

  养身要杜绝的八大事项

  养生不要一、老了才养

  许多人认为养生是老人的事,年轻时无须养生。其实,养生要从娃娃抓起,正如机器要从新时保养。一旦零件有损,养生为时已晚,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养生不要二、病了才治

  许多人不病不查体,病了才看医生。其实,养生应以预防为主,平时应定期检查,定时保养。

  养生不要三、饿了才吃

  许多人不吃早餐或不按时就餐,理由是不饿。生理学告诉我们,食物在胃内经过4~5个小时后就全部排空。感到饥饿时胃液已经开始"消化"胃黏膜,而规律饮食、均衡营养,是养生保健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养生不要四、渴了才喝

  平时不喝水,口渴才饮水,是许多人的习惯。事实上,水对人体代谢的作用比食物还重要。感到口渴时表明身体已经缺水到一定程度。临床发现,不常饮水的人,患便秘、尿路结石的机率会明显高于有饮水习惯的人。

  养生不要五、急了才排

  许多人没有定时排便的习惯,甚至有便不解,宁愿憋着,这样对健康极为不利。大小便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容易引起便秘或膀胱过度充盈,粪便和尿液中的有毒物质被人体吸收,造成“自身中毒”。

  养生不要六、困了才睡

  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新陈代谢活动中重要的生理过程。只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每天不少于7小时睡眠,才能维持生物钟的正常运转。但有些人不是按时就寝,而是毫无节制,不困不睡,甚至困了也强撑着。这不利于保护大脑,更易引起失眠,长此以往,损害生命。

  养生不要七、累了才歇

  累了才休息是许多人的习惯。其实,累是身体相当疲劳的感觉,这时休息已为时过晚。应养成不累也休息的习惯,做到不过分透支体力、脑力。

  养生不要八、胖了才减

  进食过量、营养过剩、缺乏运动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这些都是可以预防的。时下,许多人不加节制大吃大喝,大胖子随处可见,一胖就易病。况且,目前尚无理想的减肥摇问世。因此,减肥不如防胖,莫做胖了再减、自己掐自己脖子的傻事。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一年四季应该如何预防养生

四季养生的根本原则:。1. 顺应四季变化:人类的养生应该顺应四季的变化,只有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才能得到健康。2.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适合运动,夏季要避暑,秋季要注意预防感冒,冬季适合冷藏,要坚持运动,防止过胖,是一个养肾的好季节。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