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取保候审判决书需要多久才能送达?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采 时间:2023-11-06 01:15:49
文档

取保候审判决书需要多久才能送达?

推荐度:
导读

取保候审时限与判决结果无明文规定,最长12个月。一审案件通常2-3个月宣判。取保候审不终结案件,需根据案情和司法机关决定。法律依据:刑诉法79、156、208条。

法律分析

我国相关法律对取保候审多久出判决结果并未作出明文规定,但规定了取保候审的最长时限为12个月,法院审理一审案件通常在2个月内就会进行宣判,最长不超过3个月。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不代表案件的终结,后面是否还有其他刑事诉讼阶段,需要根据案情以及司法机关的判断决定。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一百五十六条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拓展延伸

取保候审决定的送达时间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取保候审决定的送达时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送达时间会受到法院的工作效率和案件负荷的影响。若法院繁忙或人手不足,送达时间可能延长。其次,送达时间还会受到被告方的位置和居住情况的影响。如果被告所在地较远或交通不便,送达时间可能会延迟。此外,法律程序的复杂性和案件的紧急性也会影响送达时间。若案件涉及重大罪行或紧急情况,法院可能会加快送达进程。最后,送达时间还受到邮寄或传递方式的影响。使用快递服务可能会加快送达时间,而传统邮寄方式可能较为耗时。综上所述,取保候审决定的送达时间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具体情况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结语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时限为12个月,法院一审案件通常在2个月内宣判,最长不超过3个月。取保候审并不代表案件的终结,后续的刑事诉讼阶段需要根据案情和司法机关的判断决定。取保候审决定的送达时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法院工作效率、案件负荷、被告位置和居住情况、法律程序复杂性和案件紧急性等。因此,具体的送达时间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取保候审判决书需要多久才能送达?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